四棱台与天圆地方的编程处理有着相似的逻辑基础,通过微调天圆地方程序中的部分参数,便能够实现四棱台的加工。以下是四棱台加工的详细示意图解。
当球刀与四棱台在C点接触时,其俯视图上将进行一个沿虚线排列的正方形切削。利用圆弧切入切出技术,随着变量1从0逐渐增加至15,正方形走刀的尺寸也会逐渐增大,直至完成四棱台的铣削加工。由于四棱台侧面的斜率固定,这里我们设定了一个简单的45度角。
刀补值5设定为:
刀补值5 = 4 COS[45°]
刀尖Z坐标 6计算方式为:
刀尖Z坐标 6 = -15 + 1 + 4 SIN[45°] - 4
正方形边长一半的变量3计算为:
正方形边长一半 3 = 30 - 1
以下是编程步骤的详细描述:
程序启动:
G90 G54 G40 G1 Z100 F1000 M03 S1500
定位起始点:G1 X40 Y0
设置初始Z坐标:Z5
循环开始,变量1从0.1开始逐渐增加:
1 = 0.1
WHILE [1 LT 15] DO 1
计算刀补大小及其它相关参数:
5, 6, 3 等参数的计算和之前相似
进行切削加工:
G10 L12 P1 R5
移动至切削点并设定Z坐标:G1 Z6
循环结束后,返回并准备下一次循环:
1 = 1 + 0.1
END1
最后收尾动作:
G1 Z5 F200
设置起始高度并准备下次加工:Z100 F1000
程序结束:M5, M30
关于毛坯装夹及仿真结果,将依据实际加工情况进行调整与查看。
现在的仿真结果将呈现带倒角的四棱台形状。
关于天圆地方与本例的区别,天圆地方自底部至顶部所设的圆角会随高度变化,圆角R的尺寸与1变量成等比例关系,即每一层的圆角大小都会随之改变。
编程时需根据实际高度和圆角大小调整相应参数,以实现天圆地方的精确加工。
以上是经过调整后的编程方案,实际编程时需根据具体机床和刀具情况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