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利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复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复利运用了指数函数的计算方式,随着计息期间的递增,利息的增长速度会逐渐加快。
复利,被通俗地称为“利滚利”,即将上一期的利息加到下一期的本金中,下一期的计息基础便是本利之和。这也就意味着,利息会再产生利息。
二、单利
单利计算的核心在于按照固定的本金来计算利息。也就是说,每期的计息基础都是初始投入的本金,利息不会再次产生新的利息。
通常,银行存款的计息方式就是单利。
具体来说,复利和单利在数学公式上的表达有所差异:
复利的计算公式为:F = P × (1 + i)^n
而单利的计算公式为:F = P × (1 + ni)
其中,P代表本金,n代表计息期数,i代表利率,F代表计息期末本金与利息的总和。
当涉及相同金额的借款P、相同的利率i以及相同的计息期n时,复利计算出的利息金额将高于单利计算出的利息。
例如,假设张某从融资公司借得100万元,借款期限为10年,年利率为5%。那么10年后,张某需要偿还的金额如何呢?
根据单利和复利的计算方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1) 单利计算结果:100万元 × 5% × 10年 = 50万元的利息;
(2) 复利计算结果:100万元 × (1+5%)^10年 - 100万元 = 62.89万元的利息差额。
由此可以看出,复利计算的利息明显高于单利计算的利息。
这是因为复利在计算时不仅考虑了本金产生的利息,还将之前产生的利息作为下一期的本金来计算利息,即所谓的“利滚利”。这使得复利的本利和呈现指数级的增长,而单利则只是以本金与利息相乘的关系进行计算。单利计算的利息自然就远小于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