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x27_联发科x20相当于骁龙吗

2024-11-2200:02:19百科知识16

MWC2017圆满落幕,手机圈内外又是一番喜忧参半的景象:三星S8未能如期亮相,华为P10的表现堪称亮眼,LG G6意外搭载了骁龙821,而小米则专注于国内市场,推出自家澎湃芯片。原本全球首发的骁龙835处理器,却在中兴和索尼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最终中兴抢先发布,尽管这款千兆手机注定难以量产,而索尼XZ Premium则要等到下半年才正式上市。

事实上,手机行业每年都会上演“抢首发”这一激烈的游戏,各大厂商在处理器首发方面竭尽全力,想要借此为产品增加话题性与曝光度。这种情况已经成为业内常态,也为许多消费者带来了不小的惊喜与困惑。今天,小雷就带大家回顾一下过去几年中,哪些知名处理器被哪些手机“强行首发”。

去年CES展上,乐视曾自豪地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骁龙820处理器的机型——乐Max Pro。虽然这款手机一度在展会上吸引了大量关注,但遗憾的是,最终并未实现量产,反倒是同年4月发布的乐Max 2接过了这款手机的“接力棒”。类似的情况,骁龙821的首发也充满波折。尽管它最初出现在华硕Zenfone 3 Deluxe(国内称Zenfone 3尊享版)上,但同样未能实现量产,最终由乐视的乐Pro 3率先搭载并成功量产。

说到骁龙810,它曾被誉为“火龙”,并在2015年CES上由LG G Flex 2首发。因该芯片过热问题,LG在后来的旗舰G4上选择了性能略逊一筹的骁龙808。而这一处理器依然未能逃脱“翻车”的命运,LG还在下半年的V10上继续使用了这一方案。或许,正是这段不愉快的经历,让LG在G6的选择上变得更加谨慎,宁可选择已经被其他厂商测试过的骁龙821,也不愿冒险使用尚未完全成熟的骁龙835。

回顾骁龙800的首发,它首次出现在2013年索尼的旗舰大屏机型Xperia Z Ultra上。凭借着那块6.4英寸的大屏,这款手机当时可以算作是市场上的“怪兽”级别产品。紧接着,2014年2月,高通发布了骁龙801处理器。第二天,三星便迅速发布了搭载该处理器的Galaxy S5,可以说这是处理器首发史上效率最高的一个例子。不仅如此,三星还在同年的6月,通过Galaxy S5 LTE-A在韩国本土率先搭载了骁龙805处理器,这款手机并未在国际市场销售,但仍然是三星在本土市场的首发之举。

智能手机的处理器竞争不仅仅局限于高通的骁龙系列,联发科也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Helio X20的推出标志着智能手机进入了“十核时代”,并且该处理器首次亮相便是在乐视超级手机2上,凭借这一“十核”亮点,吸引了不少关注。这一时尚的配置并未持久,稍后推出的Helio X25处理器被魅族Pro 6首发,成为了市场的主流。Helio X27的全球首发则由深圳的一家出口手机厂商——优米,在其UMi Z机型上完成。

联发科的P系列芯片也曾掀起一波浪潮。2016年,联发科的P10处理器在诸多手机品牌中得到了应用,从魅蓝Note 3到OPPO R9等都搭载了这一芯片。这一款处理器的首发却是在联想的乐檬K5 Note上完成的。继P10之后,联发科推出了P15和P20处理器,它们分别由联想Moto M和魅蓝X率先搭载。

在联发科十核处理器之前,公司曾推出过被称为“真八核”的MT6592和MT6795(Helio X10)。其中,MT6592首次搭载的机型包括优米X2s、卓普小黑2和青橙NX等,虽然多个厂商声称首发,但最终优米X2s更为“实至名归”。Helio X10则由乐视超级手机一代首发,虽然这款手机在市场上并未掀起太澜,但它无疑为乐视带来了不少的关注。

提到处理器的首发,不能不提到华为、三星和苹果的自家芯片。华为的海思K3V2处理器曾被华为Ascend P6首发,尽管这款处理器饱受质疑,但它仍是华为在移动处理器领域的重要起点。随后的麒麟系列处理器如麒麟920、930、950和960等,也分别在荣耀6、华为MediaPad X2、华为Mate 8和华为Mate 9上首发,逐步建立了华为在芯片领域的竞争力。

三星的Exynos处理器系列更是成为了自家旗舰手机的重要配件。从Exynos 4412到Exynos 8890,这些芯片在三星的各款旗舰中得到了首发。例如,Exynos 4412首次搭载在Galaxy S3上,Exynos 7420首次亮相则是在Galaxy S6上。而Exynos 8890则成为了Galaxy S7的标配。

至于苹果,A系列处理器无疑是与iPhone紧密绑定的。A5处理器标志着苹果首次推出双核心芯片,A7则成为全球首款64位芯片,而A10则是苹果首次使用四核架构的产品。这些技术创新分别出现在iPhone 4s、iPhone 5s和iPhone 7/Plus等重要型号上。

这些处理器首发的背后,充满了厂商们的智慧与策略,每一次首发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品牌形象的塑造。在这些产品中,哪些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呢?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