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独特印记——山城的魅力
提及重庆,首先浮现在人们心中的标签是什么?没错,就是“山城”。但这个别称并非由本地人首度提出,而是外地人所赋予的。
回到重庆,抗战前,“山城”的称谓并不盛行。在巴渝人的眼中,山脉纵横、地势起伏是再自然不过的景象。他们与山和谐共生,善于利用山地特点构建自己的生活空间。对于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来说,重庆的山地地形却别具一格,令人印象深刻。他们用“山城”来形容重庆,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山与城市的关系上。
事实上,“山城”之名真正传遍,是在抗战时期。当时外省人口大量涌入重庆,对于这些习惯于江南丘陵水乡或华北东北辽阔平原的外乡人来说,依山而建的重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用“山城”来指代重庆,这也成为了重庆的一大标签。
在重庆,“山城”的名号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这座城市的特色。人们常走的路线:从通远门进城,下较场口,经过十八梯到下半城,这一路行进中就能深刻体验到重庆的山地特色。重庆人根据地形特点,将全城划分为上半城和下半城。而连接两城的十八梯,更是成为了重庆的一个标志性通道。
在重庆,你还能看到许多令人惊叹的景象:列车在江边穿梭,时而进入住宅楼群中,时而在悬崖上飞驰。这样的“魔幻”画面让重庆的交通系统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如今这个城市同质化严重的时代,如何保持城市的独特性成为了一个挑战。而重庆的“山城”名片无疑是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资产,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