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街头巷尾的粽香也渐渐弥漫开来。随着节日临近,家家户户开始准备粽子,而包粽子的技艺也成为了许多家庭的传统。在我家,七十岁的老母亲教我包起了三角粽子,原本以为这会是项复杂的任务,没想到居然如此简单。两步就能包好,每分钟就能做一个,轻轻松松就能弄上一大锅。最让人满足的是,自己动手包的粽子真是又软又糯,香气扑鼻,弹性十足——简直可以用一个字形容:香!
每年端午节,家乡的传统几乎是一样的:吃粽子、挂艾蒿、绑五彩线。早早的,母亲就会准备好粽叶、糯米和各种馅料。到了节前一天下午,包粽子的大作战就正式开始了。我负责把粽叶洗净整理好,母亲则负责包粽子。不到一会儿,整个厨房就会被一锅锅包好的粽子填满。晚上,母亲将粽子放进大铁锅,用柴火慢慢煮上一整夜。到了端午节的早晨,我们刚一睁开眼,就能闻到粽子的香气扑鼻而来,热腾腾的粽子已经准备好,软糯又香甜,吃上一口简直是天赐的美味。各种口味的粽子都有,有大枣的、蜜枣的、豆沙的,每一种都特别好吃。母亲还告诉我一个处理粽叶的小技巧,真是太实用了。相较于传统的煮粽叶的方法,这种方式更加省力和高效。这个端午节,我决定亲自动手包粽子,给家人一个惊喜,以后再也不用到外面去买了。
材料准备:
新鲜芦苇叶、糯米、豆沙(可以自制,也可以购买现成的)
步骤:
先将新鲜的芦苇叶放入冰箱冷冻约两小时,待叶子稍微后取出,清洗干净备用。
糯米提前浸泡约3小时,推荐使用长粒糯米,它的口感更佳,我个人觉得比圆粒糯米更香更软。
将粽叶一片片地重叠起来,捏成一个小漏斗形状,底部放入适量的糯米,然后加入适量豆沙,豆沙可以自己做,也可以购买现成的。
上面再加一点点糯米,记住不要放得太满,避免包不严,捏紧压实,形状就像图中那样。
把两边的叶子对折盖上,捆紧即可。
用棉线把粽子绑好,这样一个简单的三角粽就包好了,十分迅速,一个粽子大概1分钟就能完成。
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水量要能够完全覆盖粽子。压力锅大约30分钟就能煮熟,如果是传统火炉慢煮,则需要约3小时,具体时间还得根据粽子的大小调整。记住,粽子一定要煮到完全熟透,避免中间有硬心,影响口感。
小贴士:
冻软粽叶的处理方法比传统的煮粽叶更便捷,操作起来更加省力且效果更好。
煮粽子的火候非常关键,一定要用小火慢慢煮,煮至时间够长,粽子才能充分熟透,口感才会更加柔软细腻。
感谢大家阅读我的分享!每一天,我都会更新各种家常美食的做法,包括省时的早餐、中餐,各式面点、烘焙小点心、果酱、冰糕、甜点等。如果你喜欢这些简单又美味的食谱,记得点赞、分享、收藏,或者关注我!我在这里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