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喻,妙解其中真谛与智慧传承,可谓深刻至极。此句原意指其他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引申为他人或他处的经验、知识、方法等,可以用来帮助自己改正缺点、完善自我。邵雍的解读,则更侧重于“观物”与“体用”的辩证关系。他强调,万物皆有其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关系。他山之石,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借鉴,更是智慧层面的启迪。邵雍认为,通过观察他山之石,可以洞察其理,从而反观自身,修正不足,提升境界。这种智慧传承,在于教导人们要善于学习,乐于借鉴,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以包容的胸怀容纳百川。在邵雍看来,这种“攻玉”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人格的完善,是“天人合一”境界的逐步实现。因此,邵雍的妙解,不仅是对古老智慧的阐发,更是对后世的一种启迪,引导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我提升的路径,实现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