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一字千金妙语成声的成语故事分享

成语“一字千金”源自战国时期著名商人吕不韦。他门下聚集了许多文人学者,历时三年编成《吕氏春秋》。完成后,吕不韦为了彰显此书权威,并吸引世人购买,在书成之后,他在京城悬赏告示:书中有任何一字需要修改,赏金便是一千金。此举意在表明他对书稿质量极度自信,认为每个字都价值连城,无可更改。果然,此书因吕不韦的这种自信宣传而声名大噪,广为流传,人们争相购买,奉为经典。

“一字千金”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用来形容文字价值极高,或指说话、文章言辞精准,不可更改,极具分量。它也常用来比喻说话算数,承诺极有信用,如同文字一样价值千金,不可轻易违背。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吕不韦的雄心与自信,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对文字和知识的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