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共享单车品牌的运营中,一线城市的共享单车市场已然趋于饱和,发展似乎步入了瓶颈。那么,共享单车真的走到了末路吗?人们的内心不免涌现出这样的疑问。四川三、四线城市的实际状况或许能为我们揭示不同的答案。
资阳市:用户体验超越预期
资阳市给红星新闻记者的第一印象颇为深刻。在这里,记者目睹了几辆哈啰电助力车停放在客运中心门口。与常见的共享单车相比,这些电助力车拥有独特的蓝色电池模块和电量显示器、加速握把。
体验过后,记者发现该款电助力车需要先踩动几圈踏板方可启动,启动后通过转动加速握把即可行进。其价格调整通知显示,从2019年2月20日19点起,助力车费用调整为2元/20分钟。在资阳市主城区,虽然电助力车并非随处可见,但每隔一段距离总能看到数量不等的停放车辆。
采访中,一位用户表示,尽管费用较共享单车稍高,但他仍选择使用电助力车,因为其轻便、速度快且比电瓶车更安全。
经过进一步了解,哈啰在资阳市的共享电助力车数量大约为3800辆,城区内拥有1000多个停车点位。而资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透露,哈啰报备的普通单车数量为6000多辆。这表明在资阳地区,共享电助力车已占据了哈啰非机动车投放的相当一部分。
广汉市:用户追捧的共享出行
在距离成都不远的广汉市,摩拜的电动助力车受到了用户的热烈追捧。与哈啰类似,摩拜的电动助力车在操作和骑行体验上具有相似性。但其独特之处在于起步价为3元,骑行超过半小时后每30分钟需支付3元。
一位准备骑行的女士告诉记者,尽管价格稍高,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摩拜在广汉的运维人员介绍称,该公司自2018年年初开始在当地运营共享电助力车。目前已有1800辆电助力车投入使用,并且其发展速度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
因地制宜:解决三至十公里出行需求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哈啰单车自2018年5月起开始进入四川,已在包括宜宾、遂宁等在内的四川多个城市投放了共享助力车。
哈啰出行四川公关经理冷雪表示,公司并未将战略从单车完全转向助力车。但通过实际运营经验发现,许多用户存在3至10公里的日常出行需求。哈啰出行希望通过立体化的解决方案满足用户的短、中、长途出行需求。
记者得知除了哈啰和摩拜外,滴滴等公司也涉足了共享助力车业务。
由于大城市市场的饱和、激烈竞争以及相关交通法规的限制,这些出行平台开始转向三、四线城市进行投放。加之普通单车在长距离骑行中的不便以及部分时段和地段的打车难或价格高的问题,共享助力车以其轻松、高效、方便的特性在三、四线城市中获得了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