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泥怎么玩_水泥地搭帐篷怎么固定

2024-12-2805:44:10百科知识7

自古至今

在壮阔的青藏高原上

一直上演着相同的画面

夕阳西下时

广阔草场上的牧民们

便唱着悠扬的牧歌,驱赶着牛羊

回到自己那用黑牦牛毛编织的帐篷家

随着游牧文化的变迁,昔日普遍的黑帐篷如今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藏地居民怀旧的情结。

当我再次踏足这片高原的游牧地区,已难觅黑帐篷的踪影。即便深入羌塘边缘的热雄村,如今的牧人居所也多变为固定房屋或白色板房。虽然季节更替时他们仍需转换草场,但已是每处草场建起固定房屋,无需再举家搬迁搭建帐篷。

遇见搭建黑帐篷的牧人

在当雄姆蓝雪山下的村落,我意外地遇到了正在搭建黑帐篷的藏族男人们。我兴奋地下车围观,其中一位年轻牧民达瓦与我交流无碍。

他告诉我,每年五六月,他们村里的几户人家会在这里共同搭建一个黑帐篷,因为离山上近,方便放牧牛羊。

我观察到男人们捻线、编制,缝接黑色毡条,他们看似粗犷的外表下,却有着细致的针线活技巧。

黑帐篷的搭建过程有序而程序化,先铺好帐体,再钉木橛、竖起横梁,留有透光的天窗。这七八个男人忙碌着,不一会儿,原本半身高的黑帐篷慢慢撑起一人高。

我也好奇地钻进了帐篷,外面的风雨带着雪山寒意打在身上有些哆嗦,但一进入帐篷,却感到温暖四溢。这个可以容纳十几人的大帐篷,底部用水泥打好地基,有水泥地板、长长的水泥石桌椅以及中间的灶炉。

黑帐篷的历史渊源

据《西藏居民》等书籍记载,远古时代的高原人便开始用动物皮和树枝搭建简单的蓬盖,形成了黑帐篷的最早形态——皮帐篷。随着中石器时代兽皮的大量出现,皮帐篷被广泛运用。到了新石器时代,缝制技术被运用到皮帐篷的制作中。

随着纺织编制技术的出现和野生动物驯化本领的提高,黑帐篷问世。它的材质从兽皮逐渐演变为牛毛编织,既能遮风避雨,又能冬暖夏凉,成为与牦牛为伴的游牧生活的最佳居所。

讲究的黑帐篷文化

在这片自然条件艰苦、生态环境脆弱的土地上,游牧与草原之间达成了一种默契:不断转场放牧。搭设帐篷不仅是一种生活需求,更蕴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与对应关系。

牧民在选择搭帐篷的地方时会提前并举行仪式,向地方神灵供奉以借宿的形式告知自己将要暂时占用此地。他们还会根据草原的地形、水源、风向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帐门朝向。

逐水草而迁、跟牛羊畜群走动,择一块向阳临水、避风平坦的草地,搭一顶帐篷随地而栖。这不仅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体现。

-END-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