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光夜读”这个成语,讲述的是西汉时期著名学者匡衡的感人故事。匡衡出身贫寒,家徒四壁,买不起蜡烛和油灯,但他酷爱读书,渴望学习知识。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每天天不亮,当别人还在睡梦中时,匡衡就悄悄地起床,借着微弱的晨光读书。然而,这只是短暂的,很快晨光就消失了。于是,匡衡又开始寻找其他办法。他发现,邻居家的墙壁上有一道缝隙,可以透进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每天晚上都会搬个小凳子,坐在墙缝旁边,借着邻居的灯光刻苦学习。这种“偷光”读书的精神,不仅体现了匡衡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更展现了他坚韧不拔、刻苦努力的学习态度。最终,匡衡凭借自己的勤奋好学,成为了西汉时期著名的学者,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只要我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