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蕴什么样的道理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蕴什么样的道理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所有

作者 沈梦溪

在网络世界的茫茫海洋中,有一个名为“百年灯泡”的小众网站引人注目。这个设计略显老旧的小网站,内容全部围绕着一个寿命超长的灯泡展开。这个灯泡自1901年被投入使用后,几乎从未熄灭,持续亮到了现在,堪称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灯泡。它曾多次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可。

这个灯泡由谢尔比电气公司于19世纪末期制造,采用手工制作和古老的碳质灯丝技术。它几乎与爱迪生的灯泡同时代,于1901年被捐赠给位于加利福利亚的利弗莫尔-普莱森消防局,并一直使用至今。它在1970年左右、2007年、2012年和2014年连续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工作年限最长的灯泡。尽管它的功率已经从最初的30瓦或60瓦下降到现在的4瓦,但它的故事仍在继续。

人们在上为它开设了专门的账号,定期更新它的工作状态。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与它同时代的灯泡也仍在持续点亮。例如寿命第二长的灯泡已经工作了112年,并且也有属于自己的主页。这些超长待机的灯泡都在向我们揭示工业界的一个——计划性报废。

计划性报废是指厂商通过一系列手段,故意缩短产品的使用寿命,以促使消费者更快地购买新产品。最早提出这一策略的就是灯具制造厂家。在20世纪初,灯泡寿命普遍较长,但随着竞争加剧,大型灯具厂商开始采取计划性报废的策略来增加销量。他们通过控制灯泡寿命来增加供求关系,鼓励消费者计划性淘汰灯泡。这一策略的实施使得灯泡的平均寿命不断下降。

为了控制灯泡寿命,厂商之间建立了联络机构,交流缩减灯泡寿命的技术。他们通过广告和宣传来向公众灌输寿命短的观念,声称旧灯泡会浪费电力等危害消费者使用效果是虚妄之谈。虽然现代LED灯泡的寿命已经大大延长,但人们仍然怀疑现代厂商是否仍在采用计划性报废的策略。其他行业也存在类似的策略如系统性项目报废和预先设置的报废等思路在其他行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策略是启发人心的。这些策略包括故意更改系统设计以阻碍继续使用产品以及预先设置报废等做法在打印机和手机等行业尤为普遍引发了公众的讨论和质疑同时人们也在反思消费观念对于商业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带来的影响及其道德责任。总之这些老古董灯泡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对现代商业实践的深刻反思提醒我们在消费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批判性思维审慎看待产品的生命周期和更新换代并作出明智的消费决策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之用请勿商用如有冒犯请私信删除谢谢合作!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蕴什么样的道理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