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日本研究揭示:忽视阅读可能导致孩子智商下滑,手机依赖影响更深远

日本研究揭示:忽视阅读可能导致孩子智商下滑,手机依赖影响更深远

现在的孩子们,似乎一拿起手机就会沉迷其中,刷视频、玩游戏,一刷就是几个小时,家长们劝说也无济于事。孩子们过度使用手机这一现象,其影响远非“偶尔玩一下没关系”这么简单。最近日本的一项研究令人:长时间沉迷手机的孩子,他们的智力水平下降的程度,竟然和成年人相差无几。

这个发现让人不寒而栗。我们是否也开始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孩子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的现象?这并不是孩子的成绩问题,而是他们的大脑功能可能受到了影响。

孩子们并非不想学习,而是无法长时间专注。背后隐藏的可能是一种“慢性大脑损伤”,而魁祸首很可能是手机。以一位十三岁的男孩为例,他原本成绩中等偏上,但突然成绩直线下滑。家长以为是青春期叛逆,但事实上,这孩子每天晚上偷偷玩手机到凌晨两三点,导致第二天上课无法集中精力。

研究结果显示,他的脑部执行功能明显下降,尤其是前额叶——这个掌控专注力、计划能力和冲动控制的区域,其活跃度远远低于同龄人。

手机对大脑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远。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进行了追踪实验,观察了近千名中小学生的手机使用时间和智力表现。结果发现,每天使用手机超过4小时的孩子,智商平均下降6~8分,有的甚至下降超过10分。这种智力下降并不会因为停用手机而立即恢复。

为什么刷短视频、玩游戏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这涉及到手机内容的即时反馈机制。每刷一个短视频、赢一局游戏,都会让大脑产生,形成奖赏机制。这种机制本身并没有问题,但长期、大量的刺激就像不断给大脑灌糖水,一开始兴奋,久而久之就会麻木,最后连正常学习的兴趣都提不起。

特别是青少年,他们的大脑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前额叶皮层还未完全成熟。手机里的刺激越强,大脑越依赖这种即时反馈,越难集中注意力在没有即时反馈的事情上,比如学习。有人说,长期沉迷手机,不仅前途堪忧,更可能导致大脑功能退化。因为不读书至少大脑是“空的”,而沉迷手机则是大脑“坏了”。

更进一步说,长期过度使用手机还会影响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很多孩子一旦沉迷手机,情绪变得容易暴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写作业拖拉,做事丢三落四,甚至晚上睡不着觉。这不是性格问题,而是大脑系统受到了影响。手机的刺激是“贪婪”的,今天1小时不够,明天就需要2小时。大脑会形成“耐受性”,等到家长发现问题时,往往已经成瘾。

为了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而不是被手机控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要明确使用时间限制,研究发现每天使用手机不超过1小时的孩子在认知能力测试中表现最好。其次要引导孩子主动使用手机进行查询资料、观看科普视频等有益活动。此外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的行为和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自己沉迷于手机那么孩子很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最后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关键通过设定目标、奖励机制等让他们在等待中学会控制冲动这种能力比成绩更重要是未来应对生活各种诱惑和压力的核心竞争力。经过家长陪伴和引导下制定手机使用计划的孩子的状态明显改善生活回归正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手机对成长中的孩子的影响正确使用手机对孩子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日本研究揭示:忽视阅读可能导致孩子智商下滑,手机依赖影响更深远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