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揭秘代工产业:一口气推出五款新车型,这家企业能否成为特斯拉的得力伙伴?

揭秘代工产业:一口气推出五款新车型,这家企业能否成为特斯拉的得力伙伴?

您好,我是王煜全,欢迎来到王煜全要闻评论。

最近,鸿海精密母公司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科技日活动,其中发布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消息。在活动期间,他们推出了五款全新的电动车型,这些车型的命名方式颇具特色,如电动皮卡Model B和Model V、SUV车型Model C、小轿车Model E以及电动大巴Model T。这一举动无疑在汽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虽然鸿海精密是苹果iPhone的代工厂,但其涉足汽车制造业却让人感到意外。实际上,在这一波电动车浪潮中,不少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公司已经开始涉足汽车制造。例如,另一家为iPhone代工的立讯精密也明确表达了其造车计划,意图成为汽车供应链中的关键角色。

小米公司的雷军在不久前发布的朋友圈中,表达了他对电动车未来的看法。他认为电动车的未来将融入消费电子产业,成为其一部分。我赞同雷军的观点,这也反映了众多消费电子企业转型造车的趋势。

相较于传统汽车厂商,制造电子产品的经验在电动车制造上具有明显优势。手机和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更擅长处理其中的芯片、复杂的线束和连接器、电子架构一体化的PCB板等技术。虽然有关苹果造车的消息一直备受关注,但人们也不禁会将鸿海精密与苹果造车联系在一起。目前尚不清楚两者是否有合作。

从新车发布会的情况来看,鸿海精密目前与合作的车企还处于早期阶段,例如电动汽车Fisker、IndiEV以及电动卡车Lordstown Motors。推出的这五款车型都还未开始量产,更像是在展示其未来的量产能力。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明确表示,他们的定位是做汽车的代工厂,并希望能够像消费电子代工一样取得成就。

当前新能源汽车正快速替代燃油车,2021全年渗透率已经达到了15%。对于鸿海精密这样的代工厂而言,能否与主流电动车企合作实现快速上量将是关键。他们的野心不仅仅局限于为小众车企代工,而是在寻找更大的机会。

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是否会有大客户出现是一个未知数。如今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特斯拉一家独大,其他头部电动车企也有光明前景,但后进者是否还有机会,是否会出现超越特斯拉的大品牌,仍然值得关注。

同行竞争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有人认为“汽车不过是四个轮的iPhone”,随着造车的门槛越来越低,新进入者将越来越多。小米、索尼等消费企业也在筹备入场,因此鸿海精密的道路绝非坦途。

车企的合作意愿也是一个不确定因素。主流车企更倾向于自建工厂,掌握核心技术和量产能力。对于第三方代工然后自己贴牌的模式,目前并不是主流。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尚未出现像手机领域的OEM企业。

在汽车产业的未来格局中,随着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全新的交通出行运营商和OEM代工的新模式。对于鸿海精密来说,又将有什么样的机会呢?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更多的产业分析和底层逻辑,我会在科技特训营中详细分享。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加入科技特训营,一起探讨产业的未来!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下期再见!


揭秘代工产业:一口气推出五款新车型,这家企业能否成为特斯拉的得力伙伴?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