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下“键盘手”、“手机手”、“操劳手”这些常见的病症名词。这些病症在医学上通常被称为腱鞘炎或肌腱炎,是由于长期机械性摩擦或关节位置不当导致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在中医领域,这些病症归为“痹症”或“筋凝症”的范畴。
腱鞘环绕包裹着我们的肌腱,起到固定、保护和润滑的作用。由于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肌腱和腱鞘可能会受到磨损和损伤,引发炎症、肿胀和疼痛。这种疾病可以发生在指、趾、腕、踝以及肩部,其中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和屈指肌腱腱鞘炎是最常见的类型。许多职业人群,如音乐家、搬运工以及长时间操作电脑的行业人员,都容易患上此类疾病。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腕部拇指一侧的骨突处的疼痛、肿胀引发的无菌性炎症。疼痛可能围绕骨突周围,使拇指活动受阻,局部有明显的压痛。而屈指肌腱腱鞘炎则多发生于拇指与中指掌指关节手掌面,主要症状为患指屈伸功能障碍,疼痛可能向腕部放射,患指在被弯曲时可能突然停在半弯曲位,需要外力协助才能继续活动。
腱鞘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局部疼痛、肿胀以及功能障碍。大多数患者在早晨起床时手指会有酸痛感,活动后疼痛可能会缓解,但持续存在。发病的肌腱会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和肿胀,严重时可能导致手指无法活动。
关于腱鞘炎的病因,主要是风寒、外伤、劳损等伤及经筋,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病位主要在手腕部的经筋,由于长期活动或过度劳损,局部气血可能亏虚,导致筋脉失去濡养而失滑利。感受到的风寒湿邪会加剧气血运行的阻滞,导致局部肿胀和疼痛。
针对腱鞘炎的治疗,除了休息和避免引起症状的活动外,理疗和局部封闭治疗也是常用的方法。理疗包括热敷、针灸、推拿等,可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小针刀疗法结合现代解剖医学的精准特点,能在局部病灶进行松解、剥离、减压等操作,有效解除肌张力,改善血液循环。
预防腱鞘炎,我们需要注意保护手腕和手指。在日常生活中,做家务劳动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避免过度弯曲或后伸。控制手机和电脑的使用时间,工作结束后要进行手指和手腕的放松。对于长期伏案办公人员,也要保持正确的工作姿势,让双手平衡,手腕能触及实物,避免长时间重复单一动作导致关节过度劳损。
本文由陕西省中医医院的专家团队创作修改并发布,旨在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其中,陕西省中医医院的医师是硕士学位,擅长针结合治疗多种疾病,包括腱鞘炎等。姜晓翠医师是陕西省中医医院主治医师,擅长治疗多种疾病,包括中风病、面瘫病等。他们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