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在众多跟风追捧时尚健身方式的人中,很容易忽视个体差异性而导致运动损伤。这种风险并不仅限于专业运动员,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同样面临运动损伤的风险。在康复科门诊,因不当运动导致受伤的患者屡见不鲜。这提醒我们,运动有益,但科动更显关键。预防总是胜于治疗,而适合自己的运动胜过盲目跟风追求时尚的热潮。最适宜的运动方式并不一定是最时尚的,而是能够长期坚持且最适合个人身体状况的。
关于运动损伤的原因,有些看似简单的运动,由于忽视了个体差异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跟风练习时可能造成严重的损伤。不科学的运动方式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未经充分热身和关节保护就直接开始跑步,可能导致关节承受过大压力而受伤。特别是平时久坐的人群突然尝试高强度运动时,关节损伤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时间短、强度低的运动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
除了不科学的运动方式,缺乏运动常识也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人对运动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包括热身和放松的重要性以及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等。当身体出现酸痛、肿胀时,应立即停止高强度训练并充分休息。忽视这些警示信号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运动监测不到位也是导致运动损伤的风险因素之一。专业的运动医学强调量化训练的重要性,帮助运动者更科学地规划和执行锻炼计划。大多数普通锻炼者缺乏这些基本概念,仅凭感觉进行训练,从而增加了运动损伤的风险。
除了以上原因,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危险细节也容易导致运动损伤。例如装备选择不当、盲目模仿危险动作以及运动后不良习惯等。选择合适的装备对于避免运动损伤至关重要。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和运动服装进行运动可能增加受伤风险。网络上流行的各种运动挑战可能隐藏着巨大风险,不应随意尝试高难度动作。
为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我们需要遵循科动的基本原则。首先要兴趣优先,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并持之以恒。其次要全面发展体适能,选择多种运动方式以提升整体身体素质。科学规划运动参数也是非常重要的。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并控制运动时的心率、力量和频率,以确保运动效果并避免过度训练。最后要重视运动后的恢复,充分休息和补充营养,合理安排下一次锻炼时间。健康是运动的最终目标,让我们遵循科动的基本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享受运动带来的益处。本文由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夏婉与林医师共同撰写策划并发布在健康报上,旨在提高大众对科动的认知与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