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催人勤加保健,保温杯中觅得健康密码
常言道,“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但最近曝光了一些“夺命保温杯”事件,使得大众对保温杯的选择变得格外谨慎。
保温杯若材质不达标,不仅无法起到养生作用,还可能因金属中毒而成为“健康杀手”。
使用不当同样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那么,我们还能否在保温杯中享受泡制枸杞和茶叶的乐趣呢?
先来科普一下保温杯的保温原理。保温杯的核心功能在于保持水温稳定,不发生大的变化。这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达到。密封性能良好的旋塞减少了对流散失的热量,而双层结构的内胆与杯身则通过抽成真空来切断热传导的路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内胆材质的选择。因为保温杯的内胆与水直接接触,所以其材质的选择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保温杯内胆采用不锈钢材质,为保持其耐腐蚀性,必须含有18%以上的铬和8%以上的镍。在保温杯上标注的Cr18、Ni8正是这一标准的体现。
为了进一步提升不锈钢的表面性能,一些厂家还会加入铬、钼等元素,使其表面易于钝化,形成氧化膜,进一步增强其抗腐蚀性。
关于不锈钢的种类与标准的符合性。市面上主要有201、304和316三种不锈钢材质。其中,304和316都是符合标准的食品级不锈钢。
特别是304不锈钢,被广泛认为是食品级首选材质,因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腐蚀和耐久性能。而316则更加耐腐蚀,多用于高端的医、化工等行业。
对于201不锈钢,因其减少了铬和镍的含量而属于非食品级材质。其耐腐蚀性较差,甚至可能无法抵挡酸性溶液。
此前曝光的保温杯事件中,一些无良商家为降低成本,采用了201不锈钢制作保温杯。长期使用这类保温杯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那么,如何选择一款安全的保温杯呢?首先应选择正规的购买渠道,并留意品牌和厂商信息。其次要选择标有SUS304或316字样的保温杯。
即使选对了保温杯,也要注意使用方法。例如,酸性饮料可能会加速不锈钢中金属离子的析出。热牛奶和热豆浆虽然可以用保温杯存放,但需尽快饮用以免变质。
至于泡制茶叶和枸杞的问题。科研人员通过实验证明,用保温杯泡制的茶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很低。茶叶腐蚀保温杯的说法并不属实。
对于枸杞等养生食材的浸泡,由于其属于碱性食物,不会对碱性不耐受的304不锈钢造成腐蚀。但同样要注意浸泡时间和饮用时机。
最后要强调的是,购买和使用保温杯时务必小心谨慎。选择符合标准的材质和品牌是关键。切勿贪图便宜购买三无产品。
只要选购合格的保温杯并正确使用,便可安心享受泡制枸杞和茶叶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