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龙和雪龙2号科考船正在进行我国第41次南极探险之旅,目前已到达南极冰盖深处。雪龙2号肩负着破冰的使命,帮助雪龙号前往南极中山站的指定卸货地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雪龙2号,感受这艘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的魅力。
雪龙2号作为极地科考破冰船的先锋,涵盖了极地、科考和破冰三大关键词。它在现代极地科考领域备受瞩目,其设计和建造充分考虑了现代极地科考的实际需求。船上配备先进的科学观测设备和技术,例如海冰气界面的湍流通量设备,用于测量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为深入了解大气运动和气候预测提供了重要支持。除此之外,雪龙2号的船底设计也十分独特,其箱型龙骨不仅保护船底探头和传感器免受海冰的冲撞,还能降低气泡对观测数据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船尾的开放式作业甲板和集中控制室也为科考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除了硬件设备的升级,雪龙2号还配备了大量的智能化装备。驾驶台上除了常规的导航设备外,还有冰雷达、应力监测系统、综合报警系统等智能化设备,实现了船舶和科考的智能化运行。船长介绍,雪龙2号的智能化水平高,通过了智能船体、智能机舱、智能实验室等多个方面的认证。船上配备了智能化的操控台,通过动力定位系统,可以让船只完成更精细的作业。智能实验室还配备了科考设备运行监控系统和科考协同系统,实时监控科考设备的运行状态,规划科考作业时间。这些创新的设计和技术大大提升了我国在极地海域的科考能力和安全性。
雪龙2号还有一个独特的设计——月池。在船的舯部有一个宽敞的空间被称为月池车间。月池是一个竖状井道,通过这个井道可以直接进入大海。月池的设计方便了下放和回收设备,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和适应性。即使在风浪较大的情况下,设备在施放和回收时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摆动。除此之外,月池车间顶部还配备行车综合吊和温盐深采水器等设备,满足多种作业需求。
破冰是雪龙2号的关键词之一。它的破冰能力十分强大,船长的三板斧是:连续破冰、冲撞式破冰和艉向破冰。雪龙2号的船体强度达到PC3级,能以连续破冰的方式破除厚达1.5米的冰层;当遇到更厚的冰层时则采用冲撞式破冰;为了应对复杂的冰脊,雪龙2号特别装备了艉向破冰的装置,这也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尾、船首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极地考察重大装备的空白,未来它将前往秦岭站继续执行考察任务,为我国南极考察事业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