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固态电池量产在即:深度解析电价走势,普通人能否承受?

固态电池量产在即:深度解析电价走势,普通人能否承受?

近年来,国内电动车电池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在充电速度和安全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现在的快充技术已经能够达到高水平的充电速度,例如比亚迪的兆瓦闪充技术,仅仅10分钟内就能为100度电池充满电。尽管技术进步神速,很多人仍然对固态电池抱有期待。

以宁德时代和欣旺达为代表的电池制造商已经宣布计划在2026年进行固态电池的小批量生产。这种新型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充电速度更快,预计续航里程能从目前的700公里提升至1000公里。每项新技术的突破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成本。

据透露,固态电池的生产成本可能会非常高。尽管欣旺达表示他们计划将每瓦时的成本控制在2元以内,但即便如此,100度电池的成本也将达到2万元。更别提有些供应商透露的实验室阶段的固态电池成本,高达每度电4万元,这使得整车价格更加离谱。

现有的技术已经让许多车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比如比亚迪的唐L EV和汉L EV顶配车型,价格亲民,充电5分钟就能行驶400公里。其他品牌如小鹏、理想的车型也提供了快速充电技术,且价格更为接地气。这些车型采用现有的电池技术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需求,因此并不必非要等待固态电池的出现。

有车企工程师指出,即使固态电池实现量产,其初期的高价格也会使得普通车型无法承受。在短期内,固态电池的高昂价格仍然是无法忽视的问题。像奔驰已经在测试的固态电池的EQS车型,即使技术先进,短时间内仍无法解决价格问题。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现有的快充车已经能够满足需求。例如,比亚迪的超充桩功率高达1000kW,其他品牌的超充桩也能提供强大的实力。

像理想、小鹏等品牌的快充车型不仅价格合理,而且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续航的需求。插混和增程式车型如比亚迪的DM-i和理想ONE等更是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既能使用电能也能加油,减小了消费者对续航的焦虑。

虽然固态电池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实现大规模生产并广泛应用,但其高昂的成本决定了它只能用于高端车型。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等待这项技术成熟不如现在选择一款性价比高的超充车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充电桩功率的不断提升,超充技术将继续发展,而车企间的竞争也将使得超充车型的价格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现在市面上的快充车已经足够使用,不必非得等待固态电池的到来。现有的技术已经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选择现有的超充车型更为实际和划算。


固态电池量产在即:深度解析电价走势,普通人能否承受?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