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锐描述了一个远古时代的壮观景象:在大约两千万年前,南美洲北部沼泽与河流丛生之地,体型庞大的雄龟正在进行一场关乎领地和配偶的史诗般的较量。这些乌龟的壳长达两米多,前端长有引人注目的巨角,它们会用这些巨角相互冲撞较量,这些巨角甚至能抵御体型大几倍的鳄鱼的攻击。此情景的再现得益于最近的科学发现。
据科学杂志报道,在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新发掘的化石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神秘场景。这种被称为“地纹骇龟”的乌龟,虽然外形看似凶猛,但实际上它们主要以硬壳软体动物和大型果实为食。虽然早在1976年地纹骇龟就已经被发现,但当时的化石仅有一些残片。而现在,科学家有了新的发现。
在过去的六年里,西班牙罗萨里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Edwin Cadena及其同事,在委内瑞拉北部和哥伦比亚塔塔科亚沙漠找到了几块完整的地纹骇龟化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首次发现的下颚化石碎片。这些新的化石证据显示,地纹骇龟的口腔顶部有一个宽广圆润的表面,可以用于研磨食物。这表明它们能够利用强大的下颚咬碎软体动物的壳,吞下巨大的棕榈果实并传播种子。
在最近的研究中,Cadena及其同事在《科学进展》上发表了论文,他们认为所有的化石残骸都应归属于地纹骇龟。这意味着这种体型庞大的乌龟曾经广泛分布在这片从巴西西北部到秘鲁、哥伦比亚一直延伸到委内瑞拉沿岸的广大区域。古生物学家Walter Joyce表示,这些乌龟的特征非常独特且引人注目,尤其是它们身上从未发现过的角。这些角的一侧有着长长的疤痕,可能是雄性用于互相争斗的标志。如今,雄性龟也会为了争夺配偶而打斗。研究人员推测,地纹骇龟的战斗方式可能与现今的陆龟有所不同。由于地纹骇龟生活在沼泽和河流中,它们可能采用更为适应水域环境的战斗方式。Joyce认为地纹骇龟如同亚马孙河流域的神秘近亲一样令人着迷,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如珍妮古道尔一样去深入研究它们。
地纹骇龟的新化石还揭示了一些关于它们生活习性的线索。这些化石显示地纹骇龟可能具有多样化的饮食习性,这可能是它们体型巨大的原因之一。Cadena表示,这样的体型可能是应对同样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大型掠食者的一种有效防御手段。新出土的几枚地纹骇龟壳化石上都有咬痕,甚至有一颗疑似鳄鱼的牙齿仍嵌在壳中,这也验证了它们的防御能力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