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是我武汉之行的心头好之一。这座汇聚了武汉数千年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四大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以及备受瞩目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这些珍贵的文物吸引了大批游客的赞叹。
近年来,元代青花瓷在古玩收藏界声名大噪。目前已知的存世元代青花瓷数量稀少,仅约400件。回想起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行拍卖的“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瓷罐,以高价成交,创下了亚洲艺术品成交价的最高纪录,让元青花名声远扬。
元青花的热潮也带来了一些仿古作伪瓷器的出现。湖北省博物馆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作为镇馆之宝,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欣赏。这件梅瓶有两件,一件出土于湖北钟祥郢靖王墓(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另一件则是从民间藏家手中收购的(现藏于武汉博物馆)。
我国作为陶瓷大国,拥有丰富的制陶历史和文化。青花瓷器的烧制历史悠久,属于釉下彩瓷的一种,盛行于元、明、清三代。湖北黄梅县出土的延祐六年纪年墓塔式罐是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元青花完整器,对青花瓷器的发展史具有重要地位。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瓶身腹部的四个开窗上分别描绘了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等图案。梅瓶的釉色白中泛青、色彩青翠艳丽,展示了古代文人的优雅气质和清幽心境。
2005年抢救性发掘郢靖王墓时,出土了两件青花梅瓶,它们与传世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有相似的元青花特征。据考证,这两件梅瓶原本是郢靖王妃郭氏的珍藏品。据说郢靖王去世后,郭氏因深爱夫君而自尽,与她合葬时,她生前最爱的四爱图梅瓶成为了她最珍贵的品。
这件梅瓶不仅因背后的历史故事而珍贵,更因为元代时期留下的青花瓷数量极为稀少。到了元代,青花瓷已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奢侈品,只有富贵人家才能拥有。梅瓶造型端庄、釉色明亮、青花发色艳丽,特别是瓶身肩部的“四爱图”饰凤穿牡丹令人叹为观止。这“四爱图”在存世的元代青花瓷中极为罕见,蕴深厚的文化内涵。
湖北省博物馆内还有另一件值得一看的青花瓷器——郢靖王棺床前的青花龙纹梅瓶。这件梅瓶也展示了精美的图案,是博物馆展览中的华夏瑰宝之一。无论是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还是青花龙纹梅瓶都展现了古代陶瓷艺术的高度成就,是博物馆中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