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困惑:孩子在一二年级时成绩优秀,为何到了三年级或四年级却出现了成绩显著下滑的现象呢?
这其中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阶段——幼小衔接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一二年级的成绩相对较好。低年级的学习内容较为简单,通常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孩子们通过直观的图像就能轻松掌握。
到了小学中年级,也就是三、四年级时,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孩子开始进入抽象思维的萌芽阶段,需要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这时,教材的内容逐渐以文字为主,阅读量增加,难度逐渐加大。
在这一关键的转折点,孩子们的成绩分化往往源于思维能力的飞跃发展不同步。例如,面对数学应用题,很多孩子会出现理解困难的情况。邻居家的小女儿在三年级期末测验中,数学应用题全错,原因在于她对题意的理解存在障碍。
单纯地加强数学学习力度并不科学。家长们更应该重视孩子的思维训练,因为思维是孩子智力的核心。小学中年级是孩子思维飞跃的黄金时期,谁能成功地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后期初高中的学习就会更加轻松。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们进行思维训练呢?实际上,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包括:聆听、表达、阅读和写作。鼓励孩子多听故事,并回答关键问题,从而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鼓励孩子多表达,回家后讲述班级里发生的事情或者他的所见所闻。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从具体事件出发,学会提取语言文字,从具体到抽象。让孩子多阅读文字书籍,逐步减少图画书的阅读,多读小说,培养将抽象文字转化为画面的能力。让孩子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通过记录观察的事物和场景来锻炼思维。
北京的一位特级小学语文教师,在孩子们三年级时就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阅读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训练。这种方法有效地锻炼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到了高年级,他们的成绩也稳步上升。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转折点。只要持之以恒地做好这些事情,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就会逐渐得到提升。
我是瑞雪姣阳,一个热爱分享家庭故事和教育经验的90后宝妈。希望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我都能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引导,让他们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