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电商的繁荣时代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直播间景象,那就是热闹非凡的“翡翠直播间”。消费者踏入这个直播间,就会被主播热情地呼唤,以极具感染力的方式介绍直播间的低价秒杀活动。
在翡翠直播间里,内容丰富多彩,不仅仅是单纯的翡翠珠宝销售,还有原石售卖。主播们以亲切的语气称呼粉丝为“大哥”、“兄弟”,并在直播中上演戏剧性的砍价过程。在这种氛围下,消费者往往竞相加价,最终翡翠商品被出价最高的买家赢得。
光鲜亮丽的直播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消费者可能以为自己抢到了珍贵的翡翠,但实际上可能是被主播利用优惠套路销售的劣质产品。在之前的“315晚会”上,多个翡翠直播间被曝光存在欺诈行为。这些直播间看似为消费者提供优惠,实则以高价销售进价极低的翡翠商品。
其中,“永德祥玉器直播间”是最早被曝光的一家。每晚7点开始长达八小时的直播,主播自称厂家直销,强调价格优势并声称是“超值放送”。为了获取粉丝信任,主播甚至编造自己的背景,如自称是翡翠行业的资深专家,但实际上之前主要销售的是假冒黄金产品。
实际上,该直播间售出的翡翠珠宝价格至少是接货价的一倍以上。那些号称“高货低卖”的翡翠,部分其实是品质较差的危地马拉“翡翠危料”,价格只有缅甸翡翠的十分之一左右。
除了价格欺诈,还有其他直播间采用货主和主播联合演出的方式。货主被请到直播间,主播在直播间替粉丝跟货主砍价。这个表演看似真实,但实际上是货主与主播之间的默契配合,他们通过一套“代码”暗语进行交流,确保交易按照预定的方式进行。
有些直播间甚至谎称在缅甸或中缅边境进行直播代购。比如“承泽缅甸翡翠直播间”,虽然声称自己在缅甸直播,但实际上是在国内的一栋写字楼内进行的。主播和货主自导自演了一场现场直播代购的戏码,用不标准的缅甸语交流,误导消费者。
如今,翡翠消费呈现年轻化趋势,年轻消费者对数字化的高接受度以及线上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翡翠线上交易的增长。在直播电商的繁荣背后,我们必须警惕不良商家的欺诈行为。消费者在购买翡翠商品时应该保持警惕,选择可靠的直播间和商家。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打击不良商家的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