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北京报道,近日多所高校纷纷采取行动,发布学业预警名单,采用预警、降级、劝退等措施,旨在警示和督促学生们对学业进展给予足够重视。
图片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官方网站
华南理工大学最近公布了关于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的学业预警情况。共有737名学生受到学业预警,其中首次因学业问题被降级试读的有134名学生,另有81名学生因再次学业不佳而遭到降级。
根据《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学业预警与降级试读实施办法(2020年修订)》,学生在每学期第二周前的不及格学分累计超过15学分,将被发出学业预警。学校不仅会向学生个人发出预警告知函,还会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明确告知其孩子的学习状况及学校的相关处理措施。若学生的不及格学分累计首次超过25学分,将面临降级试读一年的风险。试读期满后,如成绩依然无改善,则可能会被劝退。对于有能力在修读年限内完成学业的学生,院同意并报教务处批准后,可申请降级再次试读。
另一所高校华中科技大学以及其他学校如广东医科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也相继发布了学业预警结果。广东医科大学强调,学业预警是学校针对学习存在问题(如频繁挂科、过度旷课)的学生的一种重要机制,旨在通过警示、沟通和帮扶措施帮助学生重返正轨。
除了基本的预警、降级和劝退措施,一些高校还积极开展学业帮扶和管理工作。华中科技大学表示,各院(系)教务和学工部门应共同关注学业预警学生的学习及身心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深圳技术大学则实施对学业预警学生的全方位管理,包括制定详细的管理实施方案、加强与家长的定期沟通等。
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日益关注,高校建立健全学业预警机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本科生的教育教学到研究生的分类发展,都强调了完善学分标准体系、建立学业预警和淘汰机制的要求。高校正通过这些措施,确保学生们能够认真对待学业、顺利完成学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这不仅是对学生个人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