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RAM与ROM的差异解析:MIUI新技术让旧机型焕新生,再战三年

RAM与ROM的差异解析:MIUI新技术让旧机型焕新生,再战三年

请注意,此文为原创内容,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法必究。

近期科技圈热闹非凡,不仅有华为的鸿蒙2.0系统开启大规模公测,同时MIUI系统也即将推出令人瞩目的新技术——内存融合。

那么,何为内存融合呢?

在智能手机中,我们通常所说的存储分为RAM和ROM,也就是运存和机身存储。运存负责应用程序的加载和运行,而ROM则存储应用数据,包括照片、视频、聊天记录等,也是手机应用程序的“容器”。

当手机运行应用程序时,程序会被加载到RAM中。一旦退出程序,这部分RAM会被释放以供其他应用程序使用。如果手机的RAM不足,可能会出现程序运行缓慢、卡顿等问题。而内存融合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手机的RAM和ROM进行融合。

通过内存融合技术,当手机RAM不足时,可以调用ROM作为临时使用,保证应用程序的正常运行。以8GB运存的手机为例,采用内存融合技术后,其运行效率可提升约37.5%,达到类似拥有11GB运存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手机的运行内存,使得一些老机型也能继续“奋战”更久。

那么,内存融合技术是否需要硬件支持呢?

内存融合技术的特点在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运行内存紧张的问题,而且这一技术的实现并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支持,主要是通过软件和算法来实现。

对于内存融合技术,对于那些内存较小的手机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值得注意的是,内存融合技术并非MIUI的独家专利。其他手机品牌如vivo和OPPO也在研发类似的内存拓展技术。

对于熟悉电脑系统的用户来说,内存融合技术与虚拟内存的概念有些相似。它的本质是将部分“硬盘”作为虚拟内存来使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手机的运行内存,但由于机身存储和运存在读写速度上的差异,虽然可以运行更多的程序,但卡顿问题可能仍然存在。长期使用可能会对内存寿命产生影响,因此并不建议所有用户都开启此技术。对于新机型而言,如果RAM足够使用,则无需考虑开启此技术。

那么,对于小米6这款经典机型来说,如果搭载内存融合技术后,你认为它还有机会再战斗三年吗?


RAM与ROM的差异解析:MIUI新技术让旧机型焕新生,再战三年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