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我是小彭。让我们一同探索计算机存储器的金字塔结构,深入理解计算机中的存储原理。
我们来了解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在计算机的世界里,内存、硬盘、虚拟内存和CPU缓存等,都是我们在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时经常接触到的概念。它们都可以看作是存储器的具体表现形式。其实,更抽象的表示就是存储器,它是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中的五大核心部件之一,主要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接下来,我们将以存储器的金字塔结构为引导,逐步深入探索计算机中的存储原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局部性原理。这是制定存储器系统数据管理策略的重要理论基础。局部性原理主要包括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两个方面。简单来说,如果一个指令或数据被访问过,那么它在短时间内很可能会再次被访问,这是时间局部性。一个指令或数据被访问后,与它相邻地址的数据也很可能会被访问,这就是空间局部性。了解这一原理后,我们可以在管理CPU高速缓存时,除了加入当前访问的数据,还可以考虑将相邻内存的数据一并缓存,从而提高缓存命中率。
然后,我们来走进存储器系统。为什么存储器系统要分层呢?这涉及到存储器的三个关键指标:速度、容量和价格。现代计算机系统采用分层架构,旨在实现最佳的性价比,满足系统在容量、速度和价格上的需求。这种架构一般可分为四级:CPU寄存器、CPU高速缓存、内存和硬盘。从CPU寄存器到硬盘,容量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减缓,单位价格也逐渐降低。
基于这样的架构,进行局部优化,就形成了完整的存储器系统。例如,在CPU和内存之间增加高速缓存,是为了缩小两者的速度差距,减少CPU与I/O设备争抢访问内存的情况。虚拟内存的使用也是为了满足系统的多进程和大内存需求。
接下来,让我们梳理一下常见的存储器类型。按照存储材质划分,有磁表面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等。而半导体存储器按芯片类型又可以分为RAM和ROM两种。RAM是一种可以通过指令进行读写访问的存储器,但断电后会丢失全部信息。ROM则只能进行读取操作,其中的信息不会丢失。现在广泛使用的HDD(机械硬盘)和SSD(固态硬盘)都是ROM技术的衍生。
我们还需要明白为什么内存的访问速度比CPU慢这么多。这主要是因为内存的DRAM性能瓶颈。计算机内存基于DRAM芯片工作,需要定时刷新以保证信息不丢失,因此访问速度受限。而高速缓存则是基于SRAM芯片的存储器,结构更简单,因此访问速度更快。
总结我们的学习内容,局部性原理是计算机存储器系统的基本原理。现代计算机系统为了追求最佳的容量、速度和价格平衡采用了分层架构。为了缩小CPU和内存的速度差距以及减少两者之间的竞争,我们在CPU和内存之间增加了高速缓存。操作系统通过虚拟内存管理满足系统的多进程和大内存需求。内存的访问速度主要受DRAM的性能限制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CPU的三级缓存等话题,请持续关注。
参考资料:计算机组成原理深入浅出、计算机组成原理教程、计算机科学速成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