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新闻团队报道: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小龙虾成为了夜宵市场的一道美味佳肴。美味背后潜藏着不可忽视的健康风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医师蔡青云对此深表关切,并提醒公众关注小龙虾食用安全问题。
蔡青云医师介绍称,小龙虾的内脏主要集中在其头部,其中口感鲜美的虾黄部分其实是其肝脏区域。由于小龙虾生长环境的污染问题,它们容易积累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特别是在头部和肠道。为了安全食用小龙虾,建议消费者只食用虾肉部分,同时去除头部和肠道,并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以保障食品安全。
蔡青云医师还指出小龙虾可能携带细菌和寄生虫的风险。如果未煮熟或储存不当,食用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症状可能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他还强调小龙虾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部分人群食用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咽喉肿痛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危及生命。对于痛风患者和高尿酸血症患者来说,由于小龙虾富含嘌呤,食用后可能诱发痛风发作。
为保障公众健康,食用小龙虾时应特别注意处理方法和烹饪方式,选择新鲜健康的小龙虾并确保彻底煮熟。对于具有过敏史或痛风病史的人群,建议谨慎食用或避免食用小龙虾。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将持续关注小龙虾食品安全问题,并为公众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同时提醒大家注意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重要性。(编辑 张明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