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一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结束游历,归隐山林后的闲适生活和与友人欢聚的愉悦场景,展现了其旷达豪放、热爱自然的性格特质。
首联“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点明了诗歌的背景和主题:诗人自终南山下来,拜访斛斯山人,并在其家设宴留宿。这一场景设置,清新自然,充满田园意趣,为全诗奠定了轻松愉快的基调。
颔联“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动衬静,描绘了夜晚山林的幽静景色。明月升起,惊动了栖息的山鸟,不时在春涧中鸣叫,声音清脆悦耳,更反衬出夜色的宁静和诗人内心的平和。
颈联“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宁静与美好。在寂静的夜晚,诗人闲适地赏着桂花飘落,感受着春山的空灵与静谧,心境舒畅,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尾联“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鼓角声悲壮,喧喧若市朝”,描绘了从夜晚到黎明的变化,以及诗人与友人欢聚的场面。夕阳西下,池中月影东升,鼓角声悲壮,喧闹声如同市井早晨。这一转变,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也展现了其豪放不羁、热爱生活的性格。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欢聚场面的描绘,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其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