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垛”这个字如何发音呢?
参考《现代汉语词典》,我们发现“垛”字具有两种不同的读音:
一是读作du。
二是读作du。
接下来让我们探究“垛”字的含义。它是一个土部字,具有左右结构。当读作du时,指的是墙头或墙两侧凸出的部分,比如城垛和垛口这两个词汇就形象地描绘了其在城墙上的应用。而当读作du时,它则可以表示整齐地堆起来的物品,也可以指代成堆的物品本身,同时作为量词使用,用于表示散装物品的成堆状的数量。比如“观者如垛”这个词汇,就形象地描述了观看人数众多的情景。
在江苏泰州兴化市存在一个奇特地区,那里的田块像一个个漂浮在沼泽湿地湖荡中的岛礁,被称为垛田。这是一种由泥土累积形成、高出水面的台状高地。
垛田的形成可追溯到唐朝,而兴化垛田则是其典型代表。这是历代人们针对低洼地形的治水智慧的结晶。兴化地处江苏里下河腹地,因其地势低洼,甚至被形象地称为“锅底洼”。这种特殊地貌曾导致兴化频繁发生水患,田地被冲毁、庄稼受损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了减轻洪水带来的损失,兴化的先民们选择在沼泽湿地中的地势稍高处,用泥土堆积形成水中高地,并在这些高地上耕作。这些高地被称为“垛”,因此产生了垛田,并逐渐形成了规模。
如今的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主要分布在兴化湖荡区,灌溉面积约为53平方公里。这个体系包括堤防、渠道、水闸等,充分发挥了排水、灌溉、防洪、航运、人居、生态、水土保持等多元功能,具有重要的生态、农业和文化价值。在2022年10月6日,这一独特的垛田灌排工程体系作为江苏里下河腹地仅有的、国内外独一无二的高地旱田灌排工程体系,成功入选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垛田还因其“水上花海”的景观而著称。在阳春三月,大片的油菜花盛开在垛田之上,形成了一幅壮观的景象,正如诗句所描述的那样:“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