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感染新冠病毒的人们普遍反映嗓子又干又痒,因此“大量饮水”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这种“喝水万能论”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真的只是喝水就能缓解症状吗?事实上,过量饮水也可能导致水中毒。
新闻中,一位中年女性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全身酸痛、高烧等症状,呕吐后大量饮水,最终因肢体、神志模糊被紧急送医。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水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
水中毒,也被称为稀释性低钠血症,当摄入的水分远远超过量时,会导致水分在体内滞留,引发一系列危险症状。对于健康人来说,24小时内饮水过量达到3、4升以上,就有可能引发水中毒。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成因,肾排水能力下降或其他身体原因也可能导致水中毒。有时,水中毒也可能是肾脏疾病、内疾病的征兆。
关于饮水,还有一个被广泛误解的“健康饮水”方式——每天八杯水。这个说法的来源其实是在1940年代,基于当时的饮食习惯和营养学理念提出的。但实际上,这个建议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都不同,所需的水量也不同。过量饮水可能会掩盖一些疾病的迹象,比如慢性肾病等。
那么,如何正确饮水呢?最近的研究表明,每个人的水周转量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的饮水需求也是不同的。一项研究发现,20至30多岁的男性每天的水周转量为4.2升左右,但并不意味着他们需要饮用这么多水。实际上,食物和饮水各占一半,而饮水量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除了饮水量,饮水的时机也很重要。比如饭后喝水的时间应该是饭后2.5小时左右。刷牙和喝水的先后顺序并没有严格的医学规定,可以根据个人习惯来选择。至于长期饮用纯净水的担忧,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人类通过饮食摄取的矿物质远远超过饮用水所能提供的量。无论是喝纯净水还是矿泉水,都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太大影响。正确饮水应该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而不是盲目跟风或者过度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