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Unsplash上由joel herzog拍摄的照片中,展示了一个化妆品品牌“芳芳”的外销故事。商家将品牌名称简洁地音译为“fang fang”,然而结果却出乎意料。
原本在热销的产品,在海外却遭遇了滞销的困境。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原来,在英文中的“fang”一词被解释为某些动物嘴里的尖锐牙齿,如蛇或狗。“芳芳”这一充满女性魅力的名字,在海外被误解为与毒蛇或恶狗有关。这也解释了为何“芳芳”口红会滞销。
那么,我们和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怎样才能实现相互理解呢?这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彼此的认知图式,也就是我们的脑回路。虽然我们和外国人生活的地理环境、人文风俗不同,但我们可以通过理解彼此的语言表达来增进理解。
比如,是陆地,而英国是岛国,我们在表达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我们都能理解月亮这一共同意象。当我们看到同一轮明月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天涯共此时的情感。在翻译时,我们只需要用彼此习惯的表达方式,就可以避免误解。
例如,“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而在英语中,我们可以将其翻译为“love me, love my dog”。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我们掌握对方习惯的表达方式,就能实现相互理解。
尽管我们和外国人的生活环境、风俗不同,但我们可以通过理解彼此的语言和习惯的表达方式来实现相互理解。欢迎大家讨论学术问题,尊重他人,禁止人身攻击和发布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内容。
本文仅代表作者耿雯雯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内容来源于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