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解析:怀瑾握瑜之美德
【拼音】hui jn w y
【释义】怀瑾握瑜,寓意着怀抱美玉,象征人的品德高尚纯洁。瑾、瑜皆为美玉,用以比喻美德。
【来源】源于战国楚屈原的《楚辞九章怀沙》。屈原在诗中悲愤地表达了自己虽有美德、才能和抱负,却不为世人所了解的心境。
【成语故事】屈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身处黑暗现实之中,虽然怀藏瑾瑜般的美德,但那些鄙陋之徒根本不了解自己。在极度悲愤中,他感慨世态炎凉,决定以死殉国。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充满了悲壮与哀思。
【成语内涵】在道德的启示下,这个成语提醒我们,面对各种诱惑,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保持健康的心态,需要不断审视自己,如剪园林中的灌木一样,及时修剪自己的欲望,避免其成为疯长的杂草。
【历代引用】唐、宋、明等历代的诗词文献中都有对该成语的引用和诠释,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和追求。
【分字详解】
怀:心怀、怀抱;瑾:美玉,喻美德;握:执持;瑜:亦是美玉的称呼。
【成语接龙】怀瑾握瑜之后,我们接龙到诸如瑜百瑕一、一片宫商、商彝夏鼎等词汇,展现了丰富的词汇量和成语之美。
【现代解读】在当代社会,”怀瑾握瑜”不仅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赞美,更是对一种正直、廉洁从政精神的倡导。员应以勤政为民为瑾,以清正廉洁为瑜,时刻铭记贪欲之害,修为政之德,做一个让放心、群众满意的员。这种精神是每个员应该追求和努力实践的道德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