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蝈蝾是第二代马来西亚华人,居住在文莱。他的父亲是文莱斯里巴加湾市著名华人餐厅楼酒家的创办人。林蝈蝾分享到,父亲在80年代来到文莱发展,原本打算赚够钱就返回马来西亚,但最后决定在文莱定居,因为这里治安良好,生活悠闲自在。
林蝈蝾在马来西亚出生后移居文莱,持有马来西亚国籍。他在文莱完成初中教育后,前往新加坡深造,并在那里结婚生活超过10年。他最终选择回到文莱,是因为父母年迈,作为独子有责任照顾他们。尽管他在新加坡有稳定的环境和收入,但文莱的生活节奏较慢,更适合家庭生活。他表示,文莱重视英语教育,同时学生也要学习马来文和华文。由于整体经济富裕,文莱的治安状况良好。
颜美云是来自马六甲的人,已经在文莱生活了35年,如今已经入籍文莱。她起初是在机缘巧合下来到文莱,在那威学校任教。一开始,她对文莱并没有太多兴趣,但最后在文莱遇见了丈夫并安家落户。
古港来是东盟-工商总会的一名副秘书长,对社团活动非常热心。他在文莱的蚬壳石油公司工作了42年5个月。他的父辈在40年代就到文莱工作。古港来坦言,尽管下一代在文莱出生,但要取得文莱身份证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在90年代后开始放宽,现在非文莱公民的专业人士也能在文莱公司获得工作机会。
赖泓研在创业失败后,因看中文莱高兑换率的货币价值而来到这里。他的孩子目前在文莱的一所私立学校就读,学校的教学语言是英文,但也教授华文。赖泓研强调孩子必须学好母语和文化。他现在以工作准证身份在文莱定居,但如果最终不能取得永久权,他可能需要考虑离开。他表示,尽管在文莱生活没有面临大的困难或不公平,但外国人在长远来看还是会面临一些挑战。
这些马来西亚华人在文莱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故事,但他们都在这个富有的找到了自己的家园。(陈孝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