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睡,是一天之中许多人所期待的“黄金时刻”,它不仅能驱走困意,更可以为疲惫的身躯注入新的活力。多项科学研究显示,午睡的时间长短可能与高血压、中风、心等健康问题有着密切的关联。适度的午睡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让人精神焕发;过长的午睡则可能适得其反,甚至暗藏健康隐患。
不当的午睡习惯可能导致疾病风险上升
中风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午睡时间的控制尤为重要。根据《欧洲病学杂志》的研究,长时间午睡可能会增加中风的风险。具体来说,与午睡1-30分钟相比,午睡31-60分钟可能会使中风风险增加27%,而超过60分钟的午睡则可能增加37%的风险。
心
欧洲心学会的一项研究发现,短暂的午休对心脏健康有益,但超过1小时的午睡可能会增加死亡风险及心血管患病风险。
其他健康影响
除了上述疾病,午睡不当还可能增加代谢综合征、、脂肪肝等风险。一项研究发现,午睡超过30分钟的人,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会增加。而对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这种风险更高。过度的午睡与大脑衰老之间也存在关联,可能会增加晚年的风险。
那么,最佳的午睡时长是多少?
关键在于“适度”。过长的午睡可能会干扰夜间睡眠,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最佳的午睡时长应控制在30分钟以内。对于那些夜间睡眠不佳的人,过度依赖午睡来弥补睡眠不足可能并不是个好办法。改善夜间睡眠质量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午睡的姿势也很重要。平躺午睡是最理想的方式,可以使用轻便的折叠床。如果没有条件平躺,可以选择放下电脑椅背休息,配合使用U型枕。即使只能趴在桌子上午睡,也应该选择较高的、不易变形的枕头,双手自然抱着入睡,以减轻身体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午睡后如果出现某些表现,如越睡越困、腰酸背痛、胃部胀气、头晕乏力等,可能需要调整午睡时间或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