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小鹤与大家分享了山东高校的改名历程。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山东高校的搬迁史。学校搬迁背后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因为原址面积不足,有的是受到行政命令的影响,但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学校能够更好地发展。
一、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的发展史可谓与搬迁史紧密相连。1930年,学校迁往青岛,成立国立青岛大学;1958年,又迁回济南;2016年,部分院系再次搬往青岛。可以说,山东大学的搬迁史反映了其整个发展历程。无论是济南还是青岛,都给予了山东大学充分的发展空间,使其成为一地三校、八个校区的巨无霸。
二、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大学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北京石油学院。1969年,学校迁往山东东营;2004年,再次搬迁至青岛。之所以从东营迁往青岛,可能是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最初在济南创立,隶属于煤炭工业部。1971年,学校整体搬迁至泰安;2004年,主体部分迁至青岛,随后注册地址也相应变更。
四、莱阳农学院
莱阳农学院的名字让人误以为其校址在莱阳——山东东部的一个县级市。2002年,学校的办学主体已经迁至青岛市城阳区;2007年,更是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
五、滨州医学院
滨州医学院是一所看似属于滨州的高校,但实际上,其办学主体并不在滨州,而是位于烟台。2002年,学校迁至烟台办学,滨州为何会让一所历史悠久的医学院离开,确实有些令人费解。
除了上述学校,山东还有许多其他高校也曾经历过搬迁。山东高校的搬迁主要围绕济南、青岛、烟台这三个城市展开。你还知道哪些山东学校曾经搬迁过吗?欢迎留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