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面的章节我们简要介绍了Filter函数的基础使用方法,这个函数非常强大且常用。今天我们将对其展开详细探讨。
Filter函数的官方定义是:根据设定的条件筛选一系列数据。这意味着它可以从一个数据区域或数组中筛选出符合特定条件的数据。
Filter函数的语法结构为:=FILTER(筛选区域/数组, 筛选条件, [未找到时的返回值]),它能返回一个或多个数据。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般用法来进一步了解Filter函数。假设我们想查找产品名称对应的单价,可以在J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FILTER(E4:E14, D4:D14=H6)。这里,筛选区域是单价,条件区域是产品名称,我们的筛选条件是“苹果”。
当我们下拉选择其他产品名称时,如果找不到对应的结果,就会出现CALC!错误。这时,就需要使用Filter函数的第3个参数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还可以将Filter函数嵌套使用。在J10单元格中,我们可以使用公式=FILTER(E4:E14, D4:D14=H10),然后动态改变筛选区域。这样,下拉选择任意字段都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当我们需要进行多条件筛选时,Filter函数也能轻松应对。比如在H14单元格中,我们可以输入公式=FILTER(B4:F14, (C4:C14=”水果”)(D4:D14=”西红柿”)),同时满足品类为水果且产品名称为西红柿的条件。条件之间用连接表示且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加深理解,我们再看两个案例。案例一:筛选查找苹果的单价和销量,返回多列值。在I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FILTER(E4:F14, D4:D14=H6)。案例二:筛选查找销量大于900的产品信息,这是一对多的筛选,在H1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FILTER(B4:F14, F4:F14>900)。
Filter函数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动态数组函数,学会使用后能解决工作中的很多问题。多加练习,你就能熟练掌握这个函数的用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