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在让人焦虑,任天堂Switch 2在国内市场的价格高出一截,而且现在还遭遇了“无限延期”的尴尬局面。
前段时间,新一代NS2正式亮相,全球发售日期定在6月5日。对于这款让玩家们等待了8年的新机,大家充满期待。任天堂的操作却让许多跌眼镜。NS2的多语言版本价格比日本国内专用版贵了约1000元币,而且部分游戏还会在日本服务器“锁区”。
更令人无奈的是,最近又传出任天堂推迟Switch 2在市场的发售计划,具体发售时间待定。这让国内玩家倍感煎熬,焦急等待。好在有博主在外网上分享了首批NS2实机试玩体验,让大家稍感解渴。
那么,升级后的Switch 2游戏体验如何呢?是否值得购买呢?
NS2配备了一块7.9英寸的LCD屏幕,相比初代Switch的6.2英寸,视觉体验大幅提升。虽然与SteamDeck的7.4英寸屏幕相比,我们无法直接感受NS2屏幕的具体大小,但也可以从中想象出它的大致尺寸。
屏幕增大也意味着重量的增加,NS2整体重量超过了500克。短时间内使用尚可,但长时间下来可能会感到疲惫。NS2的分辨率从720P升级到了1080P,支持120Hz可变刷新率和HDR显示。这使得帧率只有40的《王国之泪》有了质的飞跃。
虽然未能采用OLED屏幕有些遗憾,但从网友分享的体验来看,NS2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实测显示,其亮度、色彩表现均优于初代,试玩的游戏在掌机模式下均能流畅运行并保持稳定帧率。屏幕配置并不算劝退。
更重要的是,NS2在底座模式下支持4K分辨率和HDR效果,部分游戏甚至能实现120帧流畅运行。底座内置的散热风扇表现出色,画面持续稳定。博主体验的《旷野之息》和NS2专属优化版本的《密特罗德:Prime 4》等游戏,都认为LCD屏幕超出了预期,终于还原了《塞尔达》应有的样子。
对于性能方面的改进,任天堂保持神秘,未公布NS2的处理体型号。但从英伟达的博客和任天堂在纽约举行的圆桌问答会上可以得知,NS2采用了英伟达30系的架构,图形性能比初代Switch高出10倍。
试玩过程中,《马里奥赛车:世界》以120帧流畅运行,视觉效果令人震撼。角色的精细度、转向时的身体表现等细节处理得十分到位。尤其是轮胎烟雾与水花的效果,较前代主机有了显著的提升。《咚奇刚 蕉力全开》的试玩也展示了新硬件的潜力。第三方游戏如《赛博朋克 2077》和《哈迪斯 2》的展示也让人对新机的性能充满期待。虽然《赛博朋克 2077》测试版本只有约30帧,但官方表示将努力提升到40帧。因为试玩时间有限,无法深入测评,但从现场体验来看,性能表现已无需担心。
手柄的变化也是一大亮点。Joy-Con 2采用磁吸替换滑轨设计,拆卸更便捷且吸附牢固。这一设计在实际体验中得到了博主的好评,解决了初代Joy-Con摇杆漂移的问题。Joy-Con 2还新增了滑鼠模式,为游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虽然这一功能并非得到所有玩家的认同,但针对某些游戏来说确实增加了游戏体验的趣味性。新手柄上的C键用于语音聊天,大大提升了社交体验。Joy-Con 2的设计有利有弊,还需根据具体游戏来分析。若看重便携性和性价比的玩家可以观望后续机型或等待游戏阵容的进一步丰富。对于国内玩家来说购买港版或欧版更为合适由于美版可能会存在双重税收的情况导致价格较高而国行版由于各种原因可能无法及时上市购买时需要谨慎考虑另外如果你正在考虑购买Switch 2你对它的感觉如何?你会考虑入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