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来临,腌制酸菜总让人心生向往。为何有人腌出的酸菜总是容易出问题呢?仅仅依赖盐是远远不够的!让我带你了解传统与现代腌制酸菜的方法与技巧。
传统腌制酸菜,重视的是扎实与细节
老一辈在腌制酸菜时,常常使用大缸。我小时候看到奶奶腌制时,准备工作就要耗费大量时间。首先要将缸子内外都刷得干干净净,再倒扣在太阳下晒干,确保不留一滴水分。她常告诫我们:“缸里有水,酸菜三天就烂。”这句话我至今铭记在心。
白菜的挑选也极为重要。北方人偏爱使用大白菜,砍回后掰成半片。洗净后不能直接腌制,需要晾干。只有当白菜叶子软趴趴,类似蔫了的菠菜时,才能开始腌制,这样去除了多余的水分,腌出来的酸菜才会脆爽。若带着生水入缸,必然会导致发霉。
腌制时,先在缸底撒上一层粗盐。然后铺上一层白菜,再撒盐,如此层层叠叠。奶奶常说:“压得越实,酸菜越香。”她边铺边用手压实,直到白菜被压得“咯吱”作响才肯罢休。装满缸后,最上面再厚厚撒层盐,然后倒入烧开的开水,水位要没过白菜。最后倒入高度白酒,既能杀菌又能增香。过去没有保鲜膜,就用大石头压住,密封二十来天。揭开盖子时,酸香四溢,飘香半街。
现代楼的便捷酸菜腌制方法
如今在楼房里,大缸已然无处安放。我研究出一种切丝的方法,使用玻璃罐装,不占地方,放在厨房角落即可。
白菜依然需要先晾干,然后洗净切丝。切的过细容易软榻,过粗则难以入味,大约小拇指宽最为合适。在一个无水无油的大盆里,撒上粗盐翻拌。盐能够“杀”出白菜里的水分,攥一把能够水来就可以了。
使用玻璃罐前,要用高度白酒擦拭一遍,既消毒又去味。然后一层白菜丝一层盐,边放边压。压实与否是关键,松松垮垮的酸菜容易长白膜。等装满罐后,再撒一层盐,倒入一些米白醋。米白醋颜色透亮,腌制出来的酸菜颜色黄亮亮的,比陈醋更加美观。盖紧盖子,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一个月后即可食用。食用时抓一把,无需再切,炖肉、炒粉条都方便。
腌制酸菜的注意事项
无论使用大缸还是玻璃罐,有两样东西绝对不能碰——生水和油。洗菜的水若没有晾干,或者使用带油的筷子,都会导致酸菜生花。邻居阿姨就曾因此吃亏,她说:“刚腌三天,水面就飘了层白膜,整坛都扔掉了。”
发酵的过程也十分关键。传统方法使用开水,以杀灭杂菌;在楼房里腌制则加入白酒和米醋,以抑制坏菌。有人尝试使用淘米水或糯米粉水进行腌制,以加速发酵。我尝试过淘米水的方法,确实能更快产生酸味,但需注意提前晾至常温,过热的水会将白菜烫软。
酸菜的香气是秋天的味道
冬天围着火炉,炖一锅酸菜白肉,汤里飘着油花,酸菜吸收了,咬一口脆爽可口。这种味道是秋天埋下的期待,是日子中的小确幸。
你家今年腌制酸菜了吗?如果还没动手的话,不妨试试我分享的方法。你更喜欢吃整颗腌制的酸菜还是切丝的酸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