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241)
【构造】形声字。金文从青(表示植物的色彩),争声。篆文整齐并文字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静。
【本义】《说文·青部》解释为:“静,审也。”所释为引申义。本义为色彩鲜明。
【演变】
- 本义:表示色彩的鲜明和明丽。
- 引申为青春明丽,与夫妖姬,莫不毕集。
- 再引申为安宁,表示言语之间不能奋飞,修外以及内,静养和与真。
- 又引申为使平静、安静,如平心静气、静下心来。
- 再引申为社会安定,生活平静的状态。
- 还引申为没有声音,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还有恬淡、平和、性格安详,不好结交俗人的特指。
- 以及不轻佻,贞静的品质。
- 在道家修炼的境界中,静指无为、不争、不乱的状态。
- 还引申为善,如东门之栗,有静家室。
- 又有引申为形容倦怠的状态。
- 通“竫”,表示停止不动,如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 通“净”,指清洁,如笾豆静嘉。
- 通“靖”,指止息,平定,如兵革所以静难。
- 还有其他的引申义,如图谋、诚实、精明等。
【组字】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青部。凡从静取义的字皆与明丽等义有关。
【自测——静】
- (本义):色彩鲜明。
- (青春明丽):与夫妖姬,莫不毕集。
- (安宁):~言思之,不能奋飞丨修外以及内,~养和与真丨心里不~。
- (使平静、安静):平心~气丨~下心来。
- (社会安定):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丨天下有道无急患则月~丨我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若,清~过日而已。
- (没有声音):人闲桂花落,夜~春山空丨喧~不同科,出处各天机。
- (性格恬淡):常从容淡~,不好交接俗人丨撤函敷纸,恬神~讽。
- (贞静):~女其姝,侯我于城隅丨自学古贤修~节,唯应野鹤识高情。
【高考链接】
(1)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2018全国Ⅲ卷)
(2)水之荡而浊者,有时静焉,则本体之清于是乎出矣(2018上海卷)
·命(242)
【构造】会意字。甲骨文与令是一个字。金文另加出一口,强调命令之意,遂分化成两个字。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命。
【本义】《说文·囗部》解释为:“命,使也。从口,从令。”本义为发出指示,差遣。
【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