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火灾防范与应急处理:实验揭示真实情况
汽车线路短路可能会引发火灾,仅仅5分钟就能引燃驾驶舱并发生爆裂。更令人的是,汽车的外壳竟然能被一个小小的打火机点燃。为了普及汽车消防安全知识,金华市消防救援支队于10月30日上午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揭示汽车火灾的成因、初期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以此来提醒广大车主谨防汽车火灾的发生。
实验一:车辆哪些部位容易点燃?
你是否相信,一个普通的打火机就能点燃整辆汽车?实验开始时,工作人员仅仅使用了一个普通的打火机,靠近实验车辆的前、后格栅以及后视镜进行燃烧,短短几分钟内,这些部位就被点燃了,火苗随风势迅速蔓延。廖定根,来自金华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法制与社会消防工作科,介绍到:“汽车在遇到明火,尤其是在风力的作用下,可以在数分钟内迅速燃烧。”车主在停放车辆时,应尽量避开高温、易燃物堆垛等场所。
实验二:哪些行为容易成为火灾的“”?
很多车友喜欢在车内放置一些纸巾、玻璃装饰、液氛等物品,然而这种行为却暗藏安全隐患。实验发现,中控台、仪表盘等带有塑料的部位最容易引燃。廖定根提醒,在高温天气时,车内放置的打火机、香水、防晒霜等物品都可能成为汽车自燃的诱因。如果车主发现汽车发动机处有异常现象,如烟雾或火光,切记不要打开引擎盖,这样可以使火势控制在引擎盖下燃烧,有利于扑救。
实验三:火灾发生后如何正确处置?
关于如何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灭火,很多车友可能在短视频中见过。在第三个实验中,消防员使用了碳酸饮料、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剂等不同的灭火方式,对汽车起火部位进行扑救。实验表明,在汽车初期燃烧阶段,手边的碳酸饮品、水、普通灭火器都可以有效扑灭火势。当火势较大时,应选择弃车逃生并立即报警。廖定根分析到,虽然碳酸饮料可以依靠其内部的二氧化碳进行阻燃,但在面对猛烈火势时,仍需专业设备。他建议车主在选择车载灭火器时,尽量选择车辆专用灭火器或水基型灭火器。
车辆自燃大多因电气线路老化、车辆改造等原因。调查还发现,存在以下隐患的车辆容易发生自燃:汽车改装、油路漏油、车内放置易燃易爆品、长期不清理发动机舱、电源线路老化或超负荷运转等。
消防部门提醒广大车主,要养成良好的驾驶和保养习惯,定期为车辆进行安全检查,防止电路、油路出现故障。必须配备专用灭火器,并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遭遇火灾时,车内人员应保持冷静,迅速离开车厢。(来源:金华消防)编辑:黄靖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