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瞬间梦回古代或许只是一种幻想,但身临其境体验古风汉韵,却只需一件汉服的距离。
文明历经五千年的传承,汉服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如影随形,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复古风的盛行和社交媒体的传播,汉服成为现代青年们竞相追捧的新时尚。
究竟何为美到“离谱”的汉服?从静静躺在博物馆的文物,到如今的时尚潮流,汉服正逐渐从“出圈”走向“出海”。
那些精致的汉服,如画中走出的仙子。提花面料的对襟衫,袖口以金丝勾勒出月季纹样;浅色的裙面柔软素雅,花卉与蝴蝶相映成趣,随风轻舞。点缀的珍珠摇曳生姿,珠串碰撞发出清脆的回响。这些汉服之美,令人陶醉。
汉服,全称汉传统服饰,是从黄帝即位到明末清初,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在主要居住区自然演化形成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其服饰逻辑和规则在周朝就已确定,并在此后的历史中继续演变。
随着汉服圈的队伍不断壮大,从B站上的汉服up主的“安利”,到“华服日”的设立,汉服节、汉服秀等活动的举办,汉服正在不断突破圈子,吸引更多人关注。
近日,天猫服饰等机构发布的《2020汉服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汉服市场正迅速增长。2019年,在淘宝平台上,汉服成交金额首次突破20,未来汉服的潜在消费者还将爆发式增长。艾媒咨询的相关数据也显示,汉服爱好者规模连续四年保持70%以上的高增长。汉服已经成为新国货,不仅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也在海外兴起。
汉服的普及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很多人会将汉服与和服混淆,这令汉服爱好者们感到失落。在汉服圈中,存在三大派系:古墓派、改良派和古墓仙女派,它们对于汉服的形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追求。所谓“形制”,是指导一件服饰的形貌和制式。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征,因此汉服分为周制、秦汉制、晋制、隋制、唐制、宋制和明制等。
在2020国丝汉服节的一次文物鉴赏活动中,一条宋代裙子的展示引发了网络上的激烈争论。商家和消费者对于汉服的“形制”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一些人坚持认为必须严格按照传统形制制作汉服,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
在这场关于汉服的争论中,学术、市场和文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场各取所需的“自助盛宴”。商家可以从文物中获得灵感,拓宽品牌创作的思路;消费者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体验不同的文化。
汉服如同一场五彩缤纷的盛宴,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且不管未来汉服将如何发展,仅仅是在西安大唐芙蓉园的汉服秀,就已经让人感受到文化的美丽多元和开放包容。(本报记者王俊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