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小时的努力,“天鲲号”就能挖掘填满三个标准游泳池的泥沙量,而它在七天内能填满整个。这艘被誉为“挖泥巨无霸”的船只,其挖掘效率最高可达到每小时6000立方米。当我们谈论治理黄河中的泥沙时,很容易想到,如果能用这艘巨大的船只来铲除泥沙,无疑是对子孙后代的一大贡献。那么,是否真的可以这么做呢?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
理论上,“天鲲号”确实拥有强大的铲沙能力。假设黄河泥沙的年平均水平为16亿吨,天鲲号每小时可以挖出6000立方米的泥沙。那么,在一艘天鲲号的努力下,需要约18年的时间才能清除一年内黄河产生的泥沙。看起来时间并不短,但如果投入更多的天鲲号,时间会大大缩短。那么是否真的可以将天鲲号投入应用来清理黄河泥沙呢?
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挑战。黄河之所以泥沙含量丰富,是因为它会流经黄土高原,只要这个区域存在,泥沙就会不断产生。而且雨季和汛期的到来会使泥沙含量进一步增加。“天鲲号”是我国独立研发的重型自航绞吸船,虽然强大,但油耗和船机使用费用高昂。天鲲号的研发和应用都是我国重点工程项目,其保密性较高,目前并未大规模量产。实际上难以安排更多的天鲲号参与黄河泥沙的清理工作。
进一步来看,黄河虽然是我国第二大河,但其实际径流量并不大。洪水期河流中最大的含沙量占全年含沙量的比例较高,但含水量却相对较低。黄河下游泥沙淤积严重,根据《黄河水系航运规划报告》的预测,到年前后,黄河下游航道将支持通航500吨的货运船只。天鲲号的吃水量大,体型庞大,即便到年,黄河下游河道的水深也无法保证天鲲号的正常航行。
使用天鲲号挖掘黄河泥沙会对黄河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搅乱水质,河内生态平衡,尤其是影响鲤鱼的生长环境。长时间以来,黄河泥沙的沉积虽然带来了很多问题,但也造福了很多地区,形成了华北平原和一些三角洲,为历代人提供了种植粮食和孕育文明的土地。如果短时间内大量减少泥沙,会导致下游三角洲和平原地区快速萎缩。
使用天鲲号来铲除黄河中的泥沙并不现实。更好的方法是在源头解决问题。黄河泥沙含量多的根本原因是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做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和就地拦截黄河泥沙才是关键。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正在实施有效的措施。在上游实施绿化造林计划,退耕还林,扩大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以减少泥沙的产生。在中游,通过建设水库来拦截泥沙。实际上,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解决黄河泥沙问题并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我们需要每个人的合力付出,而天鲲号应该在最适合的领域发挥其最大的价值,而不是被用于挖掘黄河泥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