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9块9包配送”的外卖团购在社交平台风头正劲。打开外卖软件,可以发现不少6.9元、8.9元的特价外卖,甚至还包括针对新会员的特惠套餐,如0.01元的柠檬茶、仅0.9元的奶茶以及仅需4.9元的鸡翅汉堡套餐等。这些活动无处不在。
一份在3公里以内的外卖,配送费大约在3元至6元之间;而平台通常会对商家收取约两成的佣金。那么,在食材成本、配送费和平台费用都难以覆盖的情况下,为何还能出现如此低价的外卖团购呢?
低价吸引新客户的策略早已被众多商家采用。外卖团购借鉴拼团模式,利用社交网络促进销售。通过补贴吸引新客户,激发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实现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当老会员成功吸引新会员参与拼单时,平台会给予现金奖励,甚至提供与新会员相近的优惠,让消费者成为平台的推广者。
为了激发商家参与外卖团购的积极性,平台会收取相对较低的服务费,并且团购菜品不参与红包、优惠券等活动,以确保商家的利润。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类外卖团购的菜品主要集中在汉堡比萨、盖饭小炒、米粉面条等类别上,这些菜品具有易保存、成本低、制作简单、出餐迅速等特点,更容易实现标准化生产。
低价团购模式带动了商家销量的持续增长,规模效应开始显现。大量订单使商家能够大规模采购食材,从而与上游供应商议价,甚至直接对接源头供应商,如农场等,减少中间环节的利润剥削。例如,零售鸡腿肉每斤单价15元,但商家若采购500只以上,单价可降至9元左右。
这种规模效应不仅影响了商家的成本,骑手的收入也随之变化。外卖团购的配送费较低,如果骑手能够一次配送多个顺路订单,收入仍然可观。即使单个订单的配送费下降,骑手通过提高送餐效率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外卖团购还催生了各种拼单群的出现,以大厦、学校或小区为单位形成集体购买力,实现商品的集中配送。这不仅降低了交易和运输成本,还提高了送餐效率。社区外卖柜、外卖站等新型配送形式也为此提供了便利。在多方合力下,商家、平台、骑手和消费者都获得了实惠,这就是集聚效应的力量。
如今,外卖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低价团购模式为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这一新趋势为大小商家都带来了商机。实力雄厚的商家可以通过薄利多销吸引流量,转化潜在客户;而普通商家则可以挖掘私域流量,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如果外卖团购能涌现出更多优质的“小而美”商家,对消费者而言更是一大利好。
外卖团购的竞争并非迫使商家打价格战。只有确保商家和骑手的利润,消费者的优惠才能持久。我们应该注重餐饮品质的提升和成本的节约,促使外卖平台优化服务并降低费用,最终惠及消费者,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