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能物流的发展之路:从辉煌到挑战
去年双十一,安能物流成功登陆港交所主板,成为“港股快运第一股”,意气风发的市值一度达到129。上市后的安能物流路途并非一帆风顺。本文将详细解读安能物流近年来的业绩变动、面临的挑战以及行业的整体情况。
业绩之痛
安能物流成立于2010年,以零担业务为主,通过提供运输服务、增值服务以及派送服务获得收益。近年来安能物流的盈利状况并不理想。从去年上市至今,安能物流经历了两次重要的业绩发布节点——2021年财报和2022年中期业绩,但业绩均不佳。
根据安能物流的业绩报告,2022年上半年安能物流的总收入同比下降了8%至41.39,亏损1.76,经调整亏损为1.05,利润同比下降幅度巨大。经营亏损更是达到了1.38。毛利方面,安能物流的毛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12.7%下降至6.6%。
安能物流将业绩下滑的原因归结为三点:影响、整体经济下滑以及燃料价格飙升。这三重因素导致安能物流的货运总量同比下滑,并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具体来说,今年上半年货运总量仅为550万吨,相较于去年同期的580万吨不增反降。各项服务的单价同比下降,服务总单价整体下降了2.5%,而成本却有较大的增长。
隐忧犹存
快运行业变化迅速,安能物流也在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方向。与此安能物流还在不断加强自营能力,但这同时也成为了其负担。尽管安能物流推出了新车队业务并加强了自营能力,但在受等因素影响下的货运量下滑的情况下,自营车队的经营成本出现了大幅上涨。分拨中心的运营成本也在上涨。
安能物流董事长王拥军曾表示,智能化和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千亿级快运网络的重点。当下,这两点也的确是安能物流正在推动的。这样的业绩显然无法让资本市场满意,其股价自上市后持续下跌,市值已经缩水至33.37。
行业挑战
从行业角度看,快运市场的发展并不理想。老“快运之王”德邦物流已经被京东物流收入囊中,而安能物流在行业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尽管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零担市场,并且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但我国零担快运服务商的成熟度仍然欠缺。《2021年公路货运行业重点企业经营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公路货运市场总体较为分散,集中度不高。这也意味着和安能一样在零担快运市场占据一定地位的快运参与者能切走的市场蛋糕并不算多。同时这些参与者也都面临着快运业务表现不及预期的情形。
未来展望
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市场环境安能物流需要继续调整战略方向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变化的同时也需要关注成本控制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与此同时行业内的其他参与者也需要共同努力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