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家庭宽带网络的普及和升级,用户对网速的体验越来越关注。市民沈女士遇到了一个疑问:家中宽带升级后,为何看视频仍然感觉有卡顿现象?针对这个问题,华商报记者邀请专家对西安四个小区的多家住户进行了宽带网速测试。
测试地点选在西安市城南和城东的四个小区,共七家住户。测试团队由西安航天计量测试研究所研究发展部副总工程师黄建明和华商报记者组成。在测试前,许多住户表示他们的网速感觉不佳,但实际测试却发现他们的网速达到了合同约定的标准。这引发了关于网速问题的热议。
在测试过程中,专家发现许多住户只记WiFi密码而不记得宽带密码,导致无法准确进行网速测试。为了确保测试的准确性,专家强调必须使用宽带密码连接网络才能进行测试。他们还提到用WiFi测速无法测准的问题,因为无线路由器安装的位置通常不是入户线路的起点,而且很多家庭同时使用WiFi和网线接入设备,这会影响网络速度。无线路由器本身也会对网速产生影响。专家建议使用有线连接进行网速测试以获取更准确的结果。
在测试方法上,专家采用了软媒测速、360测速器以及电信网上宽带测速“宽带助手”三种常见的测速方式。网速测试单位的不统一让很多人感到困惑。黄建明解释了KB/s和Mb/s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强调了网速测试标准化和透明化的重要性。他表示:“看着这样的单位换算,可能会让数学不太好的人感到困惑,但我们必须把道理讲明白。”
测试结果显示,大多数住户的网速达到了合同约定值,白天网速普遍好于晚上。对此,黄建明解释说,影响网速的因素很多,包括线路、设备、服务器和网络资源等。当大量用户同时访问同一资源时,服务器带宽的压力会增加,可能导致视频卡顿。他还提到了部分住户家中使用的路由器对网速的影响。对此问题,记者联系了电信客服人员进行处理。
对于网络计量问题,华商报记者从省质监局获悉,相关部门已有相关计划但尚未启动具体工作。网络计量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此问题,专家认为需要建立标准化的网络计量体系以保障用户的权益。针对测速结果和实际感受的差异问题专家建议通过更准确的测速方式和更全面的测试来解决这一矛盾并让大众实现明白消费以保护用户免受网络质量的困扰通过理解具体的网络技术因素并解决这些因素对网络技术造成的问题以改善用户的网络体验提升服务质量并促进网络行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