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晚上好,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关于生活的繁星:

生活,并非匆忙赶路,而是用心感受旅途的点滴。

随着五一长假的来临,“终于可以出去玩了~”这句话在家中久憋的我们心中响起。面对五天的假期,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走出家门。闺蜜群中,小饼晒出了与男友在西湖边悠闲散步的美好瞬间;小白则分享了两张与家人欢聚一堂的出游照片;而我,正在为明天的旅行打包行李,期待着踏上旅程。

我们常说:“生活不仅眼前的苟且,更有诗和远方。”今年由于的阻隔,我们久违地暂停了远方的旅行。大多数人如同被束缚在各自生活的城市范围内,将远方的憧憬深藏在心底。

作家蒋勋曾言,人在一个环境过久,过于熟悉往往会让人变得“僵化”与“”,生命力逐渐消逝。出门走走成为了一种生命的需要。无论是远行还是近游,都能在某种程度上修正我们的偏见和主观认知,拓宽我们的视野和格局。

曾经的我,是个胆小怕事的人,总是需要有人陪伴才敢出门。我害怕面对旅途中的突发状况,也害怕遇到无法应对的人和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明白,没有人能一直陪伴我们,许多事情必须自己面对。

我记得21岁那年,我第一次背起行囊独自旅行。我查阅资料、规划路线,火车上欣赏着稻田和星空,青年旅社里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旅伴,品尝当地美食,沿途拍摄照片……虽然经历与大多数旅行者相似,但对我而言,那次旅行无比珍贵。那种感受远比在宿舍刷30集韩剧要强烈得多。

微博上有句话非常流行:“当你盯着电脑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这个世界有许多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许多喷香水闻不到的空气,还有许多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到的人。

有人可能认为旅行是有钱人的消遣,对于没钱的人来说,只能在格子间里埋头苦干。在我看来,旅行并不一定要花费巨资、耗费一周时间、入住五星级酒店、前往异国他乡。每月一次的周边旅行,或是探访一座花园、或是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欣赏晨昏,都能让我们从日常压力和乏味中暂时抽离,这是我们能给予自己最好的关爱。

“生活不是为了赶路,而是为了感受路。”阳光明媚时,出门走走吧,或许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

若您也有故事或感受想与大家分享,请发送至我们的投稿邮箱:。

文/柴小艳

朗读/马星

后期/宋聿可。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