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听了来自安老师精心讲解的网校课程,这门课程属于注安管理的第一章内容,关于安全文化这一板块的内容特别引人入胜。今天,我想整理一下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和相关习题,以便日后复习和备考。
一、安全文化的定义与层次
安全文化是企业中被员工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统一体。它是预防的一种重要力量,体现了人性化管理手段。杜邦安全文化可分为以下三个主要层次:
1. 最表层的直观文化,包括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如企业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和秩序。
2. 中层的企业安全管理,主要是安全制度文化,涵盖了企业内部的机构、管理网络、部门分工以及安全法规和制度建设。
3. 深层的观念文化,涉及安全观念、价值观、意识和思想等。
二、安全文化的主要功能详解
安全文化在企业中发挥着多重功能:
1. 导向功能:引导员工价值观和行为导向,确保个体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
2. 凝聚功能:通过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将员工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3. 激励功能:用企业的宏观理想和目标激励员工,同时为他们指明成功的标准和标志。
4. 辐射和同化功能:对周围产生影响,迅速扩散,使新来者接受并传播这种文化。
三、经典习题解析
以下是部分习题的解答和解析:
企业的安全文化不仅仅是企业家个人的安全观念体现,而是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解答:C)
行为导向意味着通过各种规则和标准来营造氛围,从而引导员工的行为。(解答:D) “安全”或“危险”的判断都是主观的,减少总体的危险比消除单一的危险源更重要。(解答:C) 通过设计使生产设备或系统具有安全性,即使误操作也不会发生。(解答:C) 发生的根本原因包括个人因素(如知识、技能不足)和环境因素等。(解答:A) 有关的频发倾向理论等的观点属于某些特定的理论领域。(解答:B) 属人本原理中的“三大预防对策”,包括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解答:C) 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解答:A)不同的心理因素可能影响人的行为,如信念和凑兴心理等。(解答:ABC)对于安全哲学来说,重点在于本质论和预防型的安全哲学。(解答:④) 本次注安管理第一章的学习内容至此结束,明天开始第二章的学习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