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臧克家与王统照两位文学巨匠,都来自山东诸城,他们在现代文学史上各自独树一帜。王统照不仅是臧克家的同乡,更是引领他走上文学道路的导师。他们深厚的交往始于上世纪初。臧克家早年便对王统照的才华有所耳闻,真正有机会结识这位前辈是在上世纪代的一次文学盛会上。当时,印度诗人泰戈尔在济南演讲,王统照担任翻译,他的风采给臧克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两人的交往逐渐深入。
臧克家与王统照的交往历程可谓丰富多彩。上世纪代末,王统照开始在青岛任教,后来又在国立山东大学执教。臧克家在山东大学读书期间,经常拜访王统照,对他寓所已然熟悉如自家。回忆起那段时光,王统照的热情健谈以及他寓所的简单陈设都令臧克家难以忘怀。王统照为人真诚坦率,在文学道路上对臧克家给予了无私的帮助。他的第一本诗集《烙印》的出版过程中,王统照不仅资助、鉴定,还亲自担任出版人。没有王统照的支持,臧克家的这本诗集或许无法问世。王统照还推荐臧克家的诗作在《文学》月刊上发表,并悉心指导其创作,他的爱才之心和严谨态度让臧克家深受启发。
1934年,王统照因长篇小说《山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遭到查禁。他选择前往欧洲学习和游历。在离别之际,臧克家为他送行。王统照归国后,将在国外见到的美术作品选刊于《文学》月刊上,与众人分享。此后长达十二年的时间里,两人虽未能相见,但臧克家对王统照的思念从未间断。直到全国文代会开幕时,二人才在北京重逢。此后虽然身处北京和济南两地相距较远见面机会不多但书信往来频繁。王统照几乎每周都会写信给臧克家其字体工整娟秀两人还会一同品尝家乡风味小吃一同游览景点等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早年患气管炎等疾病的影响加之工作勤奋王统照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尽管朋友们多次劝他保重身体但他始终不肯放下工作。当王统照在抱病赴京参加会议时见到他的身体日渐消瘦咳嗽不断臧克家内心深感担忧与不安在那段日子里王统照一直表现出惊人的毅力与坚韧的精神风貌直至不幸晕倒在会场后被送往北京医院治疗期间即使病重卧床他仍计划整理过去的诗作并编写书籍。回到济南后尽管身体状况不佳但王统照仍然坚持写信给臧克家虽然后来的信是请人代写的笔迹不同但仍然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真诚和对友情的珍视最终在得知王统照在济南病逝的消息后臧克家感到巨大的打击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为了纪念他王统照先生的事迹被集结成书籍流传于世臧克家为其著作写了长篇序言其中充满了对他的敬仰和感激之情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已开启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的记者正在在线等待您的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