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名称】:冒渎西子
【成语拼音】:mo d x z
【成语注音】:ㄇㄠ ㄉㄨ ㄒㄧ ㄗ
【成语释义】:冒渎:冒犯;西子:西施的称呼,春秋时期的著名。指冒犯了西施,常用来比喻用丑陋贬低美丽,或者以卑贱去轻视尊贵。
【成语出处】:此成语源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轻诋》中的一句话:“何乃刻画无盐以冒渎西子”。意思是什么人竟敢随便描绘不漂亮的人并以此来冒犯像西施这样的。
【成语用法】:通常用作谓语或定语,用来形容对比自己地位高或能力强的人的轻视或冒犯。
【近义词】:西施、冒犯佳人
【反义词】:尊敬有加、推崇备至
【成语故事】:
东晋时期,尚书仆射周顗是一位谦虚的名士。人们常常将他与同样有声望的尚书令乐广相提并论,两人都被认为才德兼备。然而周顗却谦虚地说,将自己与乐广相提并论是冒渎了乐广,就像随便刻画丑陋的人并用来对比西施这样的一样不恰当。
【成语接龙】:
冒渎西子→子夜长歌→歌声绕梁→梁上君子→子子孙孙→孙庞斗智→智均力敌→敌进我退→退避三舍→舍近求远→远见卓识→识时达务→务农重业→业精于勤→勤学苦练→练达精明→明日黄花→花香鸟语→语近指远→远见卓识(重复)→识微见远→源远流长→长此以往→此起彼落→落花流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