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化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文的框架为基础,融入散文的笔法,使文章在理论阐述的富有文采和情感色彩的表达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议论文,散文化议论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笔法自由活泼,灵活使用散文的联想手法,引入丰富的生活内容,使得文章更为生动鲜活。
语言丰富有文采,运用比喻、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使得论述更为深入浅出。
融入情感元素,让语言在议论中流露出优美和温度,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
对于散文化议论文的写作,需要明确的是,它首先是议论文,因此必须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在写作过程中,不能过多地叙述,而忽视了议论的核心地位,否则会导致文章结构混乱。
以“寻找‘味’”为例,这样的散文化议论文会如何展开呢?
文章开始,可以描绘一种场景或事物,引发读者对于“味”的思考。比如,可以通过描述梅花的傲骨寒霜,引出对于文化的思考。接着,通过三个并列的段落,分别从、文化、生命三个层次去论述“味”的内涵。
在层面,寻找“味”是对文化自信的追寻;在文化层面,是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自我文化的认同;在生命层面,是对生命使命和归属感的探寻。每个层次都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或故事来加以论证。
文章结尾部分,可以对全文进行总结,全面揭示“味”的内涵。可以用一些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对于“味”的崇敬与赞美,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
这样的散文化议论文,既具备了议论文的严谨逻辑,又展现了散文的优美语言,能够较好地体现考生的文字功力。在高考语文作文中,这种文体形式能够有效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获得较高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