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孤独感在社会上的蔓延及其与年龄的关系
孤独感在现代社会似乎越来越普遍,就像疾病一样在社会中蔓延。对于社会学家来说,了解为什么孤独感会如此普及是一个核心问题。
一项最新研究指出,成年人的孤独感可能因其年龄差异而有所不同。研究人员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面对孤独感时,其背后的因素可能并不相同。这项研究来自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和南林堡公共卫生服务局的研究团队,近期发表在《BMC公共卫生》期刊上。该研究通过对荷兰人群的大规模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这些调研数据包括了三个年龄段:年轻人(年龄在19-34岁之间)、早期中年人(年龄在35-49岁之间)以及晚期中年人(年龄在50-65岁之间)。研究结果揭示,随着人的年龄增长,感受到孤独的人群比例逐渐上升。特别是在那些感到被社会排斥的人群中,与孤独感相关的因素表现得更强烈。这其中有许多因素在不同年龄层中都与孤独感有着紧密的关联,比如独居状况、邻里间的交流频率、心理困扰以及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等。也有一些因素只在特定的年龄阶段与孤独感紧密相关。例如,年轻人更关注与朋友的交往频率和受教育程度对孤独感的影响;而对于早期中年人来说,就业状况以及与家人的交往频率与孤独感的关系更为紧密;到了晚期中年阶段,个人健康的感知则成为影响孤独感的重要因素。研究团队的通讯作者Thanee Franssen指出:“我们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层的人面临的常规挑战不同,这可能是导致不同年龄层孤独感相关因素不同的原因。”在制定解决孤独感的策略时,理解这些差异非常重要。“我们目前大多数干预措施似乎对减少成年人的孤独感效果有限。”他说,“这可能是因为现有的干预措施缺乏对特定年龄阶段的针对性。未来的策略应该根据人们的年龄和生活阶段来设计。”这项研究还有一些尚未探讨的领域,比如关系的质量如何影响孤独感等。由于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因此无法确定因果关系。在当前的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成年人的孤独感可能会受到其生命阶段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年轻人可能因无法与朋友或同学面对面交流而感到更加孤独。在考虑如何影响人们的孤独感时,这些差异应被充分考虑进去。更多详细信息请查阅相关论文:/10.1186/s128-0。
